今天要写的文章很特别。
大概更像一篇随笔。
灵感来自于,我昨天看着自己在海底捞做的免费美甲想到的。
三年前,我因为自己喜欢美甲,去开了个美甲店。
一年后,我因为离开了那个地方,转让掉了它。
而,这两年,曾经很喜欢美甲的我,却再也没有去做过美甲。
我想起了这个时代和一句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之间的谬论。
医生不会建议他的孩子学医,教师不会建议他的孩子当老师...
所以我,也不会想要自己再去美甲。
说这些话的人所扮演的角色,是父母、是过来人、是曾经的从业者。
我们会不自觉地站在制高点,觉得自己都知道;
可是只有足够了解事物的每个棱角,才能最客观的评价事物本身;
只有足够清楚事情的所有利弊,才能最精准的判断事情的根本。
而我们,凭什么觉得自己足够了解呢?
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谨言慎行”。
两年前,选择辞职离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读书。
于是决定把店铺转让;
当时店铺已经上正轨,回头客多,品质还算有保障;
有一个妹妹直接和我确认了意向转让,大概3万;
但没有支付定金。
我的美甲师突然给我说,她也想转让;
她反而是对我的店铺大概最了解的人;
接触的客人,定位、与客人的沟通;
我当时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说,基于个人情感和对这个店铺的情感;
我就转让给你好了。
至于转让费,我也不收你的;
你只需要支付每个月的房租,结合你赚了多少钱,看着加点;
到房租到期,你把我购买的家具与装修折价给我就行,至少得五六千吧。
她忙不迭说:行。
然后结果就是,我每个月收到的钱,真的就只有房租;
到房租到期的时候,她居然试图和我讲价;
想给个三千就行;
我直接怒了,说一分不少,不然我回来我直接收了。
当然她了解其中的利益,也就给了最初定下的最低标准。
感情加持什么的,不存在的;
我如果不讲究情感,而直接谈利益;
会让我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干净利落;
所以,在商言商;
不讲利益讲感情,是巨大的错误。
我和一个朋友的相处很特别;
我们认识的时间不算短;
但至今,我们依然AA;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是我中午和她一起去吃了个便餐,49块钱;
我说:“没多大点事,你不给了哈”
她坚称不行,非要转给我24.5元。
我说你这也太精确了吧。
她说这样好一点。
下午的时候她要坐公交回家,那时候还没有支付宝付款;
差一块钱,然后找我拿了一块钱现金;
我们就各自回家了;
我到家的时候,看到微信发来一条转账信息:
是她发来的一块钱。
我们认识的时间不够短;
但至今没有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
朋友,需要牵绊;
你来我往才能联系长久。
所以,朋友之间;
清楚明白的不讲感情,是巨大的伤害。
文草乙∣与世界讲和
(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文草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