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风起陇西》的作家马伯庸,以一种抽空了三国历史,再来构建与还原三国历史的手法,来写他独特的文字,那么,这个法子,是否可以值得我们借鉴一二呢?马伯庸有《三国演义》《三国志》等母本,可以供他在文字的沙盘上,辗转腾挪,自由出入,可惜的是,他还原出来的,没错,依然是历史小说。我们虽然也有资料和记录,但,我们要还原出来的,是活生生的事件和事件中活生生的人,因此,不是所有的他山之石,都可以拿来攻玉,寻找源头的问题,依然现实地摆在那里,令我们没法轻松地“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过来的知情人口中,我们隐隐得知,刘连生来自甘肃玉门,是光荣的石油师中的一员。对人极好,没有首长脾气,仅此而已。
这样类似于无的“线报”,不但没有让我们大舒一口气,反而把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打成了死结。就像60和70年代,很多人叫国庆,叫文革,叫卫东,很多石油人的后代叫玉川一样,刘连生,似乎也被架空成了一个符号,我们没法解读的符号。偏偏这个人,从历史档案学挑剔的眼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他都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范本”和“标本”。
你看,1958年的川中会战,有他,时任川中矿务局通信科的科长。1965年,红村会战打响,有他,时任会战指挥部通讯站站长。1974年,石油战线上文革的冲击波逐渐减弱,他在,调至局革委会办事机构工作。1978年1月17日,四川石油管理局成立通讯总站,他在,任副站长。1979年底,局撤销了通信总站,成立局通信处,他在,任副处长。1983年通信处领导班子调整,他还在,任调研员。直到1984年年底(似退休),他才从石油通信的事业中渐渐淡出,消失在资料的记录中,不知所踪。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刘连生,高风亮洁,真有一代通信先贤的风范与气度。
本来,刘连生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主攻人物”,他,时间跨度大,接近30年的职业生涯,覆盖了石油通信起步的全部周期,他经历了石油会战,文革,改革开放等各个时期的重大时间窗口,是一个无须包装就能成为传奇的人,可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我们只能望着”刘连生“这个典型符号,一次次从我们探索的视线中,尖锐而有质量地划过,望名兴叹。
难道真没有一条路,可以达到我们需要返回的历史现场吗?也许,还有一法,用中国山水的大写意,来描其魂,画其魄,得其神韵,亦能进入门庭,这,或许亦是法中之法。
那么,1958年,在莽苍苍的新中国大地,到底发生的什么呢?
1958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启之年,也是石油工业部(以下简称石油部)奋起直追的闯荡之年。
1958年2月11日,毛主席亲自点将,“独臂将军”余秋里执掌石油部帅印,再度演绎传奇将军在石油工业的不凡传奇。
1958年3月,在党的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上,石油部与号称“钢铁元帅”冶金部打擂,喊出了“一吨钢铁一吨油”的豪情,壮怀激烈。
1958年3月,女2井,充3井,蓬1井,这三口井在不到一周之内,相继出油,举国轰动,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石油暖春”,是所有石油人都值得铭记的“高光时刻”。
1958年4月9至4月21日,石油战线著名的南充会议召开,余秋里在会上提出,要把支部建在基层队上,这是三湾精神“容光焕发”,注入石油战线的理论创新,意义宏大,影响深远。
1958年5月,会议的东风传来,川中会战正式打响,决定首先布局20口关键井,拿下南充,龙女,蓬莱3个油田。一时之间,各兄弟石油单位闻风而动,向着川中云集而来。
1958年6月,原“四川石油勘探局”改组为“四川石油管理局”,下设两个副局级单位,川中矿务局和川南矿务局。川中矿务局下辖南充,蓬莱,龙女等8个钻探大队和区队。
1958年9月,川中矿务局由1302年骤境至15589人,钻机由11台增至68台。开钻的20关键井,勘探效果差强人意,川中会战的第一阶段,于当年11月结束。
1958年11月,川中会战的第二阶段,再次打响,成立了川中会战指挥部。到1959年3,闻名石油战线的“川中会战”,在余秋里的一声令下,宣告结束。……
《四》
好了,现在,宏大的时代背景,已经搭好,让我们来还原一下刘连生和他的100名话报员的故事吧。
1952年8月1日,陕西汉中北校场,雨过天晴,天空纯蓝,高高的古阅兵台上,临时扎起了彩棚,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端挂在正中央,红旗如火,战旗飘飘,毛主席亲自签署的《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镶嵌在金黄色的大像框中,醒目地置于检阅台前。
19军57师的7700余名官兵,集合在北校场,队列威严,军容飒爽,正在举行大阅兵和命名典礼大会。师长张复振,政委张文彬等师领导,陪同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张俊,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牛书申一起登上了检阅台,接受57师最后一次的军装出列。
阅兵式后,牛书申在检阅台上,庄严地宣读了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的改编令:
“我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57师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的改编计划,将光荣的祖国经济建设任务赋予你们,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我们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将以英雄为榜样,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
宣读完主席令后,师首长大声在问,落地有声,“同志们,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7700余名子弟兵一声吼,令北校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回声不断,“准备好了!”
声音的洪流中,有师党委委员、保卫科长兼军法处副处长秦文彩,也有秦文彩手下的兵,管部队通信联络和保障的刘连生。他们的脸上,已泪流满面,不知是幸福的泪水,还是不舍的泪花?
改编胜利完成后,可刘连生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想不通,他敲开了秦文彩的门。
“首长,我想不通,现在,新中国成立了,残余的土匪棒子,也消灭了,我想回老家,俺娘还在村口望着,等着俺回去,娶媳妇,报孙子呢。”
“甚,好你个刘连生,你还是不是毛主席的兵,是兵,就得听党的。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这个道理,咪娃儿都懂,难道你杀猪匠读《三字经》,不懂?”
“首长,俺对咱老部队有感情,枪林弹雨这么多年了,俺舍不得啊。”
“吓,刘连生,就你是爹妈生的,俺们是土坑里刨出来的?说实话,我也舍不得脱下这身军装,但,毛主席的命令,谁都得不打折扣,无条件地执行。在古代,这就是军令,你这样当众抵触,哼,当心我军法从事。”
“首长,种个地,卖个货,咱不是在首长面前吹,有一手。可是,这钻井打井,是个什么劳什子?咱可是夜晚进黑屋,两头都是睁眼瞎啊!”
“刘连生,别熊,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哪有过不了火焰山?刚才,咱们的老政委张文彬来了,向我传达了咱们师的最新动向,一团去延长学习钻井技术,二团去玉门建设油田,铺管线,三团留在汉中学开汽车。张政委说得很形象,就一句话,'一团钻、二团练、三团围着汽车转',刘连生,现在我正式通知你,你随我去玉门,干你的通信老本行,如果哪一天话匣子没了声音,电台没人搭应,我唯你是问。”
刘连生一听有任务,眼睛顿时就有了光,一个标准的军礼,下意识地规范上了头。
“首长,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首长,没有任务,一闲下来,就想东想西,浑身没劲,真难受。“
“刘连生,你啊,给我好好记住了,脱下了军装,你也是一个兵,57师永远的兵。现在,立正,转身,给我跑步回宿舍,上床睡觉。”
……
《五》
秦文彩和刘连生的对话,其实是当时57师大多数官兵思想情况的真实写照。迷惑,不舍,兴奋,不安,矛盾,理解,诸多的情绪,像祁连山变幻不定的云,但,同时,每一个人都有思想的标尺,我是一个兵,一切行动听指挥。
愿为手中笔,画绿玉门关。刘连生没有辜负秦文彩的嘱托和期望,在玉门油田的这五年间,他任劳任怨,把自己辖区内的通信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可圈可点。
一切都进行得顺风顺水。只是,最近,连日来高音喇叭响个不停,搅得他内心一汪平静的水,起了小波澜。他坐不住了。他站在秦文彩的门前,与五年前没甚区别,一样挺拔的站姿,一样的生龙活虎,五年的石油生涯,并没有让这个57师的兵,有多少变化。
他敲开了秦文彩的门。
此时,秦文彩佇立在窗前,在远眺祁连,雪山绵绵,思绪涛涛。与刘连生一样,他在玉门油田,战斗生活已有五年了,清风牵衣袖,他舍不得这里的人,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可新的征尘,又时时在催他,调令就摆在桌上,不久,他将离开玉门,奔赴天府之国的南充,担任四川石油勘探局的副局长。
刘连生的一声“报告”,打断了秦文彩的悠悠神往。
“首长,喇叭天天在播,《人民日报》也刊发了《第二个克拉玛依》,这回咱们可吃到肥肉,挖到金娃娃了!”
“刘连生,有长进了,知道看报,关心国家大事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川中发现了中国的'巴库', 这是咱们石油人天大的喜事,余部长,康部长,肯定会有大动作。我在想,全国的眼睛都在关注着川中,这一仗,跑不了,肯定是军团级别的战役。”
“嘿嘿,刘连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说对了。不禁是我们石油单位动起来了,就是地方,也在响应号召,在集结人马。总之一句话,是形势一片大好,局面一片大好。”
“首长,咱们玉门可不能落后啊,你想,咱们玉门,可是石油师的大本营啊,单打独斗,冲锋陷阵,哪一项不拔尖,哪能当预备队?”
秦文彩指了指桌上的调令,神情开始飞扬了起来。
“刘连生,阵地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仗不怕没有打的。这不,不久我就要离开玉门,调到南充,指挥川中的大会战,你,与五年前一样,跟着我,到那边去把川中的通信工作,做好,保障好,现在,我正式命令你,等候组织的通知,随时和我一起入川,去打大仗,去吃大肥肉。”
……
一到南充,一切都百废待兴,刘连生没顾得打尖,一到就潜到基层去了,去摸一下各大队和区队的通信现状,这一摸底不要紧,刘连生傻了。没法,这事,还得找秦文彩,不解决,局面根本没法打开啊。
“首长,一到南充后,就到下面去摸了一下底,这一次,我可要给你丢脸了,没法交军令状了。”
“甚,有什么能令我们的刘连生打退堂鼓的?说说,别灰心。”
“首长,咱们这次川中大会战,可是一个大战役,古代的时候,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不同了,现在是大军未发,通信先行。你看,光是咱们的主战场川中矿务局,就是一万多人马,驻扎在这里,上情不能下达,下情不通上报,再不理一理,顺一顺,不得乱成一锅粥吗?”
“刘连生,看来你下了功夫的,继续。”
“首长,我汇报一下我所知道的情况,实话实说,不打腹稿。8大钻探大队和各区队,通信这一块,完全是一个无人区,没人负责,这是一个大隐患。另外,矿部与大队之间,大队与区队之间,没有明线电缆,没有载波通路,完全靠地方的线路,这怎么要得?我们的行动与布署,属于最高机密,这么搞,也不合保密规定啊。最要命的是,如今,嘉陵江两岸,七八十台钻机,一字排开,在跟川中地台要油要气,首长,前线的指挥官,总不能二十四小时呆在井场吧,要决胜于千里之外,就得需要大量的话报员,架起空中桥梁。”
“刘连生,你是有心人,情况的确真实存在,谈谈你的措施,到底如何办?”
“首长,我要这么想的,第一,得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来解决通信效率低的问题。大队和区队,可以指定一两个人专门负责,同时,在南充总部设立通信科,负责各大片区通信的全面统筹,做到有的放矢,不放空炮。”
秦文彩沉吟了一下,打断了刘连生的”周密布署“,回答道:“刘连生,这事,我现在就可以答复你,由你主持,成立川中矿务局通信科,科长由你担任。”(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完满得到了解决。)
“谢谢首长,请组织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第二,尽快从各大队和各区队,抽调技术好,脑瓜灵的人员,进行话报员的培训,解决空中通道。”
“100名够了吧,由你们通信科统一培训,统一安排,充实到钻井一线去。”(我们的第二个问题,解决了。)
“首长,矿区到各大队,各大队之间,大队与区队之间,要建起一条条杆路,要安装明线载波,要将各个点串联起来,这样,空中有电台,地面有载波,咱们会战中心的调度和指挥功能,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这个好办,刘连生,你与供应处联系,解决水泥杆等问题,明线杆路架设的费用,设备和人工等,由我来尽快落实。”(我们的第三个问题,通信现状,也解决了。)
……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为什么,1960年通信人员有400人,到了1962年,不增反减,只有100人呢,这不合常理啊。其实,看似不合理,观照当时的时代,又合理而真实。因为,从1960年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的三年自然灾害开始了。时代造就英雄,时代也会让人深陷其中,无法动弹。据《四川石油管理局五十周年大事记》,在1961年7月10 ,四川局党召开常委会议,传达了石油部党组会议精神,精简下放员工有7条原则:
一:1960年从农村招来的新工人。
二:自动离厂,久假不归人员。
三:1958年从城市招收的人。
四:妇女职工因家有负担,自愿回家的。
五:家居农村,自愿回家的。
六:在工人和技术人员中原则上不动员。
七:老人员和对企业有贡献的人不精减。
精简分两步走,先干部,后工人。之后精简范围逐步扩大,到1965年9月,全局共精简下放职工18103人。这是官方的资料,理论是可以相信的。我们也访问了一些老人,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村的情况相对来说,要比厂矿好过,这,也是实情。所以,400人精简到100人,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是合情合理的。刘连生手下的那100名话报员,我实话实说,不是精简,就是自愿返乡了,真正还最后留在那100个大名单上的人,可能是极少的。
时代造人,也弄人,在时代面前,谁都要答题,谁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在1958年那个石油节点,我们的组织诞生了,一群人正在向川中的旷野迎风奔去,他们是第一批通信的星火,背着电台,站在杆架上,完成了我们走向远方的第一步。虽然我们没有在现场,虽然我们也有遗憾,但,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灯亮了,因为,风起川中,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