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类书值得读,一是传记,而是教科书
2.读传记让他更有耐心。
3.在大学先学首先学生物学,然后微电子,转计算机,还选修工商管理。
4.传记对你的审美,兴趣有塑造,对你的择业以及职业规划更有耐心。
5.你要有耐心,持续在一个领域深入,会取得对应的成绩。
6.你应该找到一个领域,它是你自己感兴趣的,最好不是其他人感兴趣的—-扎克伯格。
7.在大学的时候就对信息的流动效率很有思考。
8.我当时觉得信息的传递是影响非常大的事情,由于信息传递效率的不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效率、合作、包括人的认知造成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9.信息的流动本身对社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甚至觉得它可能是各种其他效率的基础。
10.信息已经在那儿,如果没有有效组织和分发,其实产生的价值很有限。
11.我毕业之后无论做搜索引擎还是社交网站,搜索引擎组织分发信息,社交网站以人为节点组织信息流动,还是做推荐引擎,以兴趣为颗粒度来组织分发信息,其实基本上都围绕信息分发。
12.包括抖音也是更有利于信息被创造出来、被分发出去。
13.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效率工程部门,专门优化公司内部的信息流动。
14.我之前都是偏技术创业,社交领域的创业让我有机会观察用户,在感性理解用户和产品方面有很大帮助。社交产品跟人打交道,很多用户直接给你反馈问题。
15.跟王兴一起创业,那个创业非常注重产品品质,真的一个像素、一点点色差都非常敏感。
16.CEO不能向上汇报,要做独立的决定。招聘、辞退不能推给别人,这是对今日头条创业的演练。还是很幸运,最终在移动互联网浪潮起来的时候,我有以上这些经历。
17.放到口袋里面,很难想象一个网站躺在你的口袋里面,你可以写一个网站打开浏览器访问自己写的网站。把操作系统放到移动设备上非常具有颠覆性。
18.2011年底基本判断整个信息的传播介质会发生变化,从纸媒为传播介质转向以手机为传播介质。
19.实时性、双向性、多模,可以传输各种题材的信息,还带很多传感器,整个信息的传播有非常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垂直的业务相比和平台业务相比,做平台型产品的机会非常难得,就主动选择。
20.这个跟看传记也有关系,人们看大的东西特别容易无感,对大的转折其实一般也无感,一般是事后才感觉。
21.我们现在做海外国际化,去了很多国家,发现移动互联网改变很多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面貌,这个趋势还没停止,还有视频化也是移动互联网上的子浪潮,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网速提高带来的。
22.2011年我感受比较强烈,确实这是一个巨大的浪潮,一般来说人生只能过一遍,无法做审视,你身在其中。看传记有机会去审视,虽然是他人的人生,但是你看的时候有代入感。你看的时候,可以看到人在巨大浪潮中的变化。
23.你主动放弃已经很成功的创业,去进行另外一个,这里面的启发从传记里面让你能感受到一些重大的变化。
24.从公司层面不要和别人的核心领域去竞争,这样会牵扯你很多的精力,也没有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除了竞争外,不做别人做得好的领域,要做另外的领域。
25.可惜的是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自己对某一个领域有兴趣,往往是因为别人对这个领域也有兴趣,这样的话大家跟风做一样的事情,其实并不会很成功—-钱颖一
25.看来你和扎克伯格在这一点上是所见略同,与多数人非常不一样。
26.确实要找到自己的兴趣,有人叫做兴趣,有人叫做志向,有人说激情、抱负。创业的机会是你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你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这个东西你可能能领先别人看到,那你最终把它创造出来。
27.如果不是你的兴趣的话,可能因为行业的波动就放弃了。如果是你的兴趣,相信你看到的东西,你能够跨越或者行业或者舆论的影响。
28.兴趣和志向很重要,给一个原因,为什么?这些事情都是变化的,都是有波动的,不真是兴趣和志向非常执着的话,就变了。但是恰恰是因为你的执着,别人都变的时候你不变,你坚持了。
29.其实我观察下来,我们招聘了很多人,我很多同学朋友在各种行业岗位上工作很长时间,社会上真正有强烈兴趣认真长期做某一件事情的人并没这么多,这个做到的话往往能做得不错。
30.这个其实蛮有挑战的,我自己很重视这个事情。前面有一个问题,您说需求在变化,产品在演变,很重要的是保持年轻,产品都是年轻人在用。
31.比如法律问题,也有因果分析,概念的嵌套,跟写程序或者数学证明是非常类似的。语文在描述事物时,不同词的描述范围程度,也可以用坐标画出来。
32.只不过相比数学,语文的描述定量难度更高,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准确的描述,就不能很好的解决,所以需要数学。比如推荐,我们给每个用户做用户画像,很多人理解是不是给每个用户打很多的标签、用很多词语描述,其实不是,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向量,在一个空间中的关系。(数学)对描述广告系统,包括对描述内容的多样性、收敛程度、泛化程度都很重要,这些都需要通过量化描述才能改进。
33.我要求他们每个月拍两条视频,要获得多少个点赞,用强制手段让大家保持年轻。我们公司企业文化是始终创业,类似亚马逊的Always Day 1,永远像公司创业第一天那样思考,永远思考用户在想什么。
34.作为一个企业雇主,我们更喜欢能够学习多种知识能力的人。比方说我们公司的产品经理很多都是工程师转型的,一部分是设计师转型产品经理,人力资源负责人是学电子转型的,行政的负责人是学计算机转型的。纯专业对口并不是这么关键,更需要的是能够学习多种知识,保持学习能力比知识的积累可能更重要。现在的互联网可以随时获取知识,你自己组织知识结构,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我觉得可能更重要。
35.如果再学,我想学数学和物理。马斯克在这儿说,他学了工商管理以外学了物理学第二学位,有道理的。
36.我觉得看头条也好,抖音也好,悟空问答也好,西瓜视频也好,确实能丰富、扩展你的视野,能够补充很多信息。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你要做基础知识结构的学习话,还是要看书,尤其要看教科书。
37.教科书是人类知识最浓缩提炼的书。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看泛科普类的书,很多是泛兴趣阅读。如果以它的浓度而言,最提纲挈领的肯定是教科书。在学校,有老师督促完成教科书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
38.没有什么别的能替代教科书,最系统化、结构化和严谨以及比较精炼。
39.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分子,一家平台型企业来说,我们希望在企业社会责任这一块能做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