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缘起
初一早晨,打开微信,看到小北编辑和祖庆老师在群里转发的“祖庆说”公众号文章——《人海有你,心安即家》。
照例打开,相隔千里,网络互连,祖庆老师和编辑团队的祝福与勉励透过文字传来——“僻静处有繁花,向着书海去旅行。” “江湖不可畏,心静即南山。” ”简单即丰富,脚下即远方。” “发现天命,完善自我。”
文章末尾,宣布了有奖祝福规则:在留言栏写一句祝福语,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让他们在自己的留言处点赞,点赞数排在前六位的,将获得“祖庆说”赠送的新年礼物——张祖庆老师亲笔签名的书。
祖庆老师出版的书,我全有了,只是有的没有他的签名。集齐祖庆老师的签名书——成了我新年的第一个愿望。转帖,开始集“赞”。
2.“赞”样百出
在朋友圈、同事群、一墨读书会群转发了帖子,并附留言“亲们,新年快乐!请您打开文章,在我的留言处点个赞!谢谢您的支持!”。
随后,大家纷纷点赞,只是,我万万没有料到,“赞”样百出,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1)朋友圈点赞
有的人估计是看到了“点赞”俩字,随手习惯性在朋友圈点了个赞。
我看到了,赶紧回复“亲,不是在朋友圈点赞。打开文章,在一墨的留言处点赞。”
(2)在留言处点赞
有的人估计是看到了“我的留言处”几个字,在朋友圈@了我,然后发了个“大拇指”,表示点赞。
我赶紧回复“是打开文章,在文章最后留言处,找到一墨,点赞。”
(3)在他人处点赞
微信群里,有人发了截图,细一看, “一墨”名字右边的“小手”依旧空心,反倒是我的留言的下一行,另一个名字右边的“小手”变成了实心的。原来,她习惯性以为,点赞就在名字下边,“赞”点给了别人。
我顿悟,怪不得有人回复“点了”,我打开帖子,却看不到点赞数增加,反倒是下边的人,票数见长。
我赶紧截图,用红笔标出,发送,告诉对方赞应该点在哪里。
(4)在“好看”处点赞
原来的微信,看完文章,喜欢的话,可以在文章右下角点赞。不久前,微信升级,把点赞变成了点“好看”。
有的朋友,按照以前的习惯,点了“好看”,以为自己点了赞。
这种情况,是我下午偶然发现的。这次,我没有回复,点“好看”就点“好看”吧。“祖庆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公众号,我就经常点“好看”呢。
本来,让大家点赞,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得到祖庆老师的签名书,另一方面也是向大家推荐这个公众号呢。
(5)在“好看”的评论处点赞
打开“看一看”,看到了我那些可爱的朋友在“好看”处的点赞,还有一位更可爱,在“好看”下方的“朋友的评论”处,留言了一个“大拇指”,表示点赞。
我默默地看了看,感叹自己的想象力太不丰富。
不知道哪里?上图为证。
3.学情没摸清
放下手机,我感慨:这次“集赞”,多么像一堂课,而我,“学情”没有摸清。
刚开始,估计有人会在朋友圈点赞,特意附言“请您打开文章,在我的留言处点个赞!”我以为,已经把情况说清。
仍有人点在朋友圈,我特意加了一句“不是在朋友圈点赞。”
看到有人误解“我的留言处”,进一步更正“打开文章,在文章最后留言处,找到一墨,点赞。”
看到有人发截图, “赞”点在了别人处,我截图编辑一下,红笔标明。
如果说以上的情况,属于正常“生成”,我的“顺学而教”也应对自如。
但是,点在“好看”以及“好看的评论处”的,实在是“课堂上的意外”,超出了“我的认知”。
当我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已经离“意外的发生”过去了几个小时,我的应对没有及时跟上,形成了 “遗憾”。
4.学情要前测
“摸清学情,以学定教”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只是很多时候,“学情”大多是“我以为的学情”,而不是“真实的学情”。
怎么才能摸清学情呢?
“学情前测”就是最客观、最真实的“学情调研”。
例如,语文课前,我们抽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哪些字音读不准,哪些词句停断句不当;让学生写写生字,看看哪些字笔顺不对,哪些字部件不协调;问问学生读了课文,有哪些疑问,了解理解的难点……
总之,根据这节课教什么,可以设计检测内容,选择不同层次学生为样本,进行“学情前测”。
“学情前测”,会让我们从关注教学设计到关注学生状况,从关注教学结果到关注学习起点,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
避免教学中出现“我以为”“没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学情前测”,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