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学习叶武滨老师时间管理100讲的58-64讲——运动模块,加入自己对运动的理解,继续按照三个问题的思路,整理摘要如下:
What:
运动是什么?——除体育竞技外,日常所说的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娱乐生活的社会活动。除了日常走路、爬楼、做家务等活动外,运动包括三大类,分别是伸展运动,例如瑜伽;有氧运动,例如跑步、骑车、游泳等;第三种是无氧运动,利用自重或器械进行肌肉重量训练等。
Why:
为什么需要运动呢?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1、身体更健康。有氧运动可以锻炼心肺功能,肌肉训练可以让身体更强壮,拉伸练习与身体对话,增强意志力;
2、心情更愉悦。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2中物质,其中多巴胺传递兴奋,让人开心,内啡肽是天然的镇痛剂,减小运动过程中的痛苦,两种物质结合会让我们爱上运动;
3、精力更充沛。运动后能改善睡眠质量,身体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同时运动后能改善记忆、健脑,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调节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运动或平衡分配,形成正向循环。
How:
如何科学的进行运动呢?按照伸展、有氧和无氧来分别概括。
1、伸展运动。主要包括瑜伽、拉筋动作、柔软体操等。次数:每周5—7次。时间:6—10个动作,每个持续30秒。强度:伸展至有拉紧感。
2、有氧运动。包括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登山、有氧舞蹈、健身操等,次数:每周3—5次。时间:每次30分钟以上。强度:中等偏高。
跑步是其中最便捷的运动。按照跑前、跑中和跑后都分别有讲究。
为了避免“抬脚就跑步”的误区,打算跑步前,最好要阅读一些跑步类的书籍,以空杯的心态重新认识跑步。装备方面除了跑鞋,还可以配置智能手表、心率计、蓝牙耳机等。
跑步前要空腹,做适当热身;跑步过程中技术方面可以借鉴吴栋老师的《简爱跑步法》——挺、倾、柔、衡、坚的五字要诀。心态方面务必要坚持“不求跑得快、但求跑得久”的原则,通过心率控制跑步的强度,才能持之以恒。最好能够加入到跑团一起运动,可以相互鼓励、促进提高,如果有条件到跑步班学习,对身体会更有益。
跑步后务必要拉伸,肌肉类似于橡皮筋,如果长时间紧绷着,弹性就降低了。
对于体重较重的人,可以首选游泳,以减轻关节负重。按照叶老师的“捏鼻子、屏呼吸、浮水面、练打水”的四步法,很容易消除对水的恐惧。
3、无氧运动。主要是指肌肉运动,可以借助器械或自身重量进行,包括器械训练、仰卧起坐、俯卧撑、拉力带等。日常生活中肌肉力量训练最容易被忽视。有氧运动对肌肉的影响很小,所以每周要抽出时间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次数:每周2—3次。时间:每10个动作为1组,做1—3组。强度:略超肌肉负荷。
亲身经历提醒:
无论哪一种运动,都是以提高身体健康为首要目标,过度追求运动成绩的提高,往往会适得其反。我在2016年开始跑马拉松,后因运动不当导致膝盖损失,切除了部分半月板,只能告别跑步。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跑步,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如果你已经开始跑步,提醒你不要受伤。
以下是58-64讲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