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旧年里与师友们共赴杜朗的赏花之旅,心有不甘,且存遗憾。幻想着何时得以再一次出游,也好了却心底念想罢。说来也巧,大家也想趁初春之际,出去走走。这不,经过些日的商讨,计划好出游之事,随机拉开这一趟寻春之旅。
~小记
岁月总是匆匆,待不得任何人回眸。悟得珍重,学得惜别,总在错过与徘徊之后...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我并非敢质疑此话,只是敢偷偷地、静静地,或是在某个月色氤氲的夜晚,静坐在窗棂前,玉指托起香腮,注目凝望那一片星光浩渺,如水撩人的夜空,默默地细语低喃:落叶散尽,待至来年,果真仍会如往年一般重聚吗?
人生兜兜转转,深深浅浅,最闲适舒坦的那一刻,必然是身处一依山傍水,,复古的丛生的安静之所。自古便有“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世”一说,我也有曾想,但身处现世,此念想并不实际,思来想去,若有那么一个地方,不求荣华,只求有着一份宁静、一份祥和、一份心安,足矣... 东山学舍,一个藏着历史,圆我心愿的地方... 天清气朗,微风吹动着墙角的铜铃叮当作响。
抬眼相望去,数台石梯连通着一扇雕花木阁门,复古的阁窗仍是旧时模样。也许,数百年前的这里,出入之人陆续不绝,也曾门庭若市;而今,事事迁变,学舍周围可见得一幢幢小楼房,而东山学舍,就是藏在这么一个小村中央。 学舍中庭,两棵百年茶树枝繁叶茂,尽显红颜姿色,虽开得绚烂,却也开得矜持,开得雅致。捧一株于掌心,只见得颜色鲜红,花瓣多而密,似是同胞儿女,亲密无间的挤在一起,你依偎着我,我依偎着你,总有说不完的乐趣。 着一身优雅朴素的汉服,漫步于闲庭之中,小步微颤,拾取那落于青石板上的落花,玉指轻掸,也学“黛玉葬花”。才方知“落红不是无情物”,只因“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中庭,步入学舍。一块古式黑木板,数张桌椅,整齐的安放在阁楼里,依稀可见得寥寥数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谓《论语》也。阳光透过阁窗,一丝一缕的照上桌椅,依稀可见得桌上的尘粒随微光溢起。阁窗外的两株绿柳,正是抽绿之际,萧条的柳枝上,吐出了薄薄绿烟。那烟雾迷茫缥缈,将空气中的寂寞晕染开来,后又一点点消散不见。石阶上的绿苔呐,松松的,散散的,墨色的瓦檐滴水滴答,浸润着这些嫩绿的生命,不经吟诵起“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它们顽强的生长着、勃发着,别看它们身躯柔弱,待到春雨过后,它们必将染绿数十台阶梯。生命向来是属于追求者、不懈着,不是吗? 我想,若是多年前我也在场,日日与山茶杨柳为伴,于阁楼之中诵读诗书,无关风尘,无关雪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在这样一个“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学舍里,或许不会再有其他的事物能够侵入并占据我心,也好也好,省去诸多闲愁...附赠友人小诗一首:君游东山学舍,我忆儿时折花。方知斗转星移,但留残梦葬花。多年后,山茶依旧,杨柳依旧,敢问故人“去年今日此门中”,是否今后的日子里“人面茶花依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