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想过,如果我可以重新活一次该多好吧,那么,如果有个时光机可以让你穿越回到过去,你想回到什么时候?
我们对自己的过往总是会有着种种后悔,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做得不够好,导致现在很多事情不尽人意。
但其实就算给我们一次重生的机会,没有记忆的你,也许还不如这一次活得好,就像有部很出名的电影《蝴蝶效应》一样,事情变得越来越糟糕。
如果你也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常常处于负面情绪中,想要重活一次,其实,重活一次,是种逃避心理,也许你可以看看这本《可塑的我 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找出问题的根源,勇敢面对,做出改变,破茧成蝶。
首先,先简单介绍下这本书吧。
这是本属于干货类的图书,内容是通过心理学的角度为我们讲了很多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的方法,全书逻辑清晰得从七个方面梳理了人生各个阶段所要面临的选择和挑战,直面人生各种问题,帮助我们修炼自身,启动身体内驱力。
书中是这样写得“你可以通过本书对自己的心理基因做一次全面扫描,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之后你对自己的处理方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就像去医院做一次检查,医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和未来的健康风险。”
而当我们去医院里做身体检查时,也会去考察这个医院的规模,或者医生的资历,都爱找经验丰富的医生看身体上的不适。
接下来,简单的介绍下本书的作者。
本书作者陈婕君,她毕业于国外的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有多年临床咨询经验并创办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做了14年的心理咨询,咨询时长超过1万小时。除了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她还在高校开展临床心理学教学。有学历有临床经验。年纪轻轻,就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然后,我再来说说自己对这本书感触比较深的二个地方吧。
1.原来“焦虑”这个情绪的出现也是种好现象。
看完整本书的我,想起了很久前听的某人电台的文章主题是“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里面开头说了个这样的短片“一个小伙子逆行骑车被警察拦下来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小伙子上一秒还在打电话耐心跟女孩子交代着什么,挂断电话的下一秒就把手机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情绪开始奔溃,他不停向警察解释说,自己真的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很抱歉,真的赶时间,能不能放他走,说着说着……当场跪下掏出钱包和身份证给警察,一边哭一边跑向桥边,警察上前拦住,小伙子坐在地上抱头痛哭,说自己压力真的很大,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二点,只是想哭一下发泄一下,一边是老板同事等着加班,赶进度赶业绩,一边是无限的生活琐事缠身,每天被生活裹挟着前行,分身乏术,疲惫不堪。”留言区有人说“看视频开始还在笑,看着看着就哭了……因为太像日常生活中的自己,像曾经走过的自己……”
是啊,大部分普通人不都是这样度过来么?各种生活琐事,工作的事情……裹挟着自己前行。现在,更是各种“内卷”,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来,对各种事情的焦虑情绪也随之出现。
我也很焦虑啊,30+的宝妈一枚,啥也不会,二个儿子啊……二个……大家也许和我一样,觉得焦虑情绪是不好的,也容易传递给孩子们,对孩子的成长不好之类,
而书中却是这样写得“在心理学看来,所有的焦虑都像晴雨表,焦虑在告诉你,你的决定不明智,或者你曾经想逃避的东西重新浮现了。”
这就好像感冒一样,出现了流鼻涕、打喷嚏等情况,诶,我们就知道,我们可能是冷到了。如果我们只是咳嗽,可能是上火了,或者喉咙发炎了。对应着这些情况,我们就可以去对症治疗。
书中写到“很多人认为有问题的是焦虑本身,应该消除焦虑、抑郁。其实不然。如果一开始就能掌握一套方法,辨别内心的声音,知道怎样做出决策,就可以避免焦虑的出现。”
当焦虑情绪出现,我们要做得不是压制它,而是看看它为什么出现,找到问题的根源,一步步像对待“感冒”样,治好它。
2.请允许自己偶尔的小放松,它会让我们更好得走下去。
除了正视负面情绪的问题,去面对它,书中还给出了几个放松的小方法。
像上文中那个小伙子用大哭来发泄情绪一样,如果,平时他就会用一些更积极的方法让自己解压,也就不会被逼到崩溃的边缘,用大哭的方式来发泄。毕竟情绪过于激动,是对身体有害的嘛。
而众所周知,心理医生会面临很多情绪问题,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接触,甚至充当患者的“树洞”,而书中介绍了三个很简单的自我调节的方法。这三个工具也是很多心理学家用来自我调节的方法,分别是呼吸调节、身体扫描、觉察日记。”
呼吸调节这部分给了三个方法:观呼吸、448呼吸法、深蹲呼吸法。
身体扫描就是把注意力依次放在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觉察每个部位的感受。
觉察日记最好用纸用笔来写,你可以安排在一天之中的任何一个时候写。
我这里就简单地介绍下,书中每个方法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有电子书哦,嘻嘻)
最后,让我鸡蛋里挑个骨头,说说这本书的不足吧,个人觉得这本书不是那么容易看得进去,因为基本上没有案例介绍,让我有种读不进去的感觉。我曾经看过另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医生写得书,里面就有很多案例,通过案例讲,感觉更容易有代入感,也听得更入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