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戏

      扒着指算算,似乎这几年不曾像早年间那样看过扬剧了。那时候,还是大多以姓氏命名的村子的时期,住的是自家砌的土房,周围住的可谓都是同一个祖宗的旁系,十里八乡的事,也近乎都是口口相传的。 通常只有哪家要办红白喜事,才会请上戏班子来唱一唱,富的就会多唱一天,穷的也就算了。那时候,哪个村只要有戏看,那天晚上,这个村子可谓就是十里之内最热闹的了。早早的会有人赶来,带着小板凳,霸占着台子前的最佳位置。台子呢,会设在村里较为开阔的地方,离地面一人左右高,配有音响。台面会被分成两半,一半戏台,一半的便是化妆、换衣的地方。

      记得最清楚的那个夏夜,被光晕染成偏黄的月亮更像是一块烧饼,挂在漆黑如墨的天空,零零点点的星更像是随意撒散的芝麻。老人们早早地吃完饭,洗完澡,穿着手工做的棉麻背心,摇晃蒲扇,坐在台子前,嗑着瓜子,聊着家常事,等着开场。小孩儿们则讨巧来零花钱买来的冰棍,美滋滋舔着,又或者一旁玩起了躲猫猫,在戏台下面来回穿梭着,要是和正在化妆的演员对上一眼,便会被“大花脸”吓跑,跑时,还不忘回头再瞧上一瞧。

      “咚,咚咚……”一阵锣鼓声冲破了原本的安详。报幕者带着化好的妆,没来得及换上戏服,就匆忙来到戏台中央,报了自家的戏后,就鞠了一躬,便退下了。这时,除了眼前一方空戏台,充斥耳朵得便就是极具节奏感的鼓点声了。

      掀帘,探头,跺碎步行,至戏台,停姿,音乐止,挥袖,琴声再起,花旦摆正姿态,起唱,至此,这场戏才伊始。

      脑海里关于那场戏是支离破碎的,有的是那老旦在戏台上尽情的哭闹,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以及花旦极其曼妙的身姿,华丽服饰与精致的妆容,柔和的唱腔;小生彬彬有礼,别有一方风味的书生气质……还有最后花好月圆的结局。

      戏末,人们兴致未尽,伴随着最后乐声散场,老人们还在津津乐道着,有的小孩儿已经睡在了母亲的怀抱里或父亲的肩头上做着甜美的梦哩,只记得,回头时,那里还有软光灯下红色的戏台,和那一轮明月。只是现如今,广陵进行了新建设,拆迁、涌现一个个居民小区,我也不再看见过,那十里八乡百姓在戏台前围坐的盛况了。

      前些日子回家,常看见外公去看戏,总是要坐着公交车去专门的戏院,再没有那种随意的感觉了。

      只是,当你走在运河边时,仍然可以听到亭间,些许老人,拉着琴,伴着唱着黄梅戏.......

      如果仍有机会,你会去再去追寻那回忆那一曲长调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土生土长的乡下孩子,在我的记忆里,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 我家院里有各种花。夏天,我家兄妹把...
    林飞鸿阅读 487评论 2 7
  • 鹿鹿小仙儿阅读 162评论 0 0
  • 现在,喝酒微晕后。凌晨,我看了熟悉的味道刘涛那期,几乎是从头哭到尾,想到了我的外婆。她就是特别好的天良的人,...
    S_2dc1阅读 480评论 0 1
  • 三次相遇 wxg 人对自己的情感经常没有把握 ,就像相遇这种东西充满了变数需要自己定夺 我...
    silencesky阅读 52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