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者已死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23岁还在田里种地,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播种者》(1850年)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是米勒的第一幅成名作。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景象。

这幅画当时招致高层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

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戈蒂叶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连好基友梵高也说,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总之,播种者的形象给一个陈旧的世界以新的力量和希望。

曾经杭州有家地产开发商,很小众,他的logo就是借鉴了这个播种者的形象,缜密的线刻舒展的姿体,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想象空间,这家公司一度作出了一批非常有文化质感的项目,比如公元沐桥、公元大厦和九树,在公寓、办公楼和别墅领域给出了不同于滥觞绿城式的模本,更国际化和年轻态。拥有了自己的铁粉。

后来呢,后来飞鸟们赢了,种子被吞食了,资本的盛宴正在高潮,凡是有点思想的希望做作品的公司都被收购了,然后沦为资本套现的工具,消失在指标和排位战的硝烟里,永远不会再有令人期待的作品出现。播种者公司大凡如此下场。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极度类似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品质、服务和创新只是说辞,排名和业绩才是一切。无数的竞争者不顾一切高杠杆极速前行,期待着弯道超车,期待着万众瞩目,期待着宇宙第一。这就是主旋律,是大势,无人可以阻挡。

米勒在巴黎永远是外省人,乡巴佬,一直未能进入主流圈子。他默默的用农民形象对抗着流行的宫廷贵妇的审美世界。就像很多曾经希望成为播种者的公司,现在也被迫做起了盟主的梦,否则将被挤压出局,再无生存机会。然而千亿万亿只是一时,只有建筑常在,好的作品可以唤醒一个城市的审美和梦想,反之充斥着平庸之作的城市永远不会有奇迹。

美丽乡村让我们无处寄托乡愁,城镇化让千城一面,特色小镇将使乡镇格式化为八到十个样板,而背后的资本举杯欢庆。

这个世界不好玩在于,永远是单极的,非黑即白非左即右,能不能让播种者继续播种,让资本独自去狂欢,看来不可能。

播种者已死。实体的种子被劫掠一空,于是我们靠虚拟的种子活着,还可以活多久?谁在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才,工业化进程中所有人都是人才,只不过高度不同,当工业化进入高度程序化,能按程序化完成工作,就是程序化人才...
    追寻一九八二阅读 180评论 0 0
  • 命运不是宿命 ,可以运用因果报应法则加以改变。不同的家庭人生轨迹不同,即使出生在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人生轨迹也...
    蜗牛的守望阅读 655评论 0 1
  • 逛微博发现了这条博文。 “学渣奖学金”看到这个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奇葩的事情,反而觉得很贴近生活,或者说贴近我的...
    _昨日书阅读 238评论 0 1
  • 达马西奥著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理性,理性使得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未来感、社会习俗和道德原则做出决定,而情绪和感...
    Broca阅读 88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