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上市的保险都会受到银保监会(管理银行和保险行业的国家机构)的严格监管,只要符合条款约定就能赔。如果对保险公司理赔结果有异议,可以直接拨打12378热线,银保监会会出面约谈保险公司。
一、保险的必要性
- 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通过小额的保费,在未来遇到意外时,将经济压力直接转移给保险公司。
- 其实就是拿钱换钱,用现在闲置的、健康平安时的小钱,换将来急需的、患病时的大钱。
- 我们无法保证能够一辈子远离疾病和意外。购买合适的保险,通过小额的保费,在意外或疾病降临后,也能获得足够的经济补偿。
- 一场大病带来的不仅是医疗费用,还有后期持续的康复费用,营养费,休养费,在此期间,病人收入来源会断掉,而医疗费用却不断累积。此消彼长下,没有保险,花销根本是个无底洞。要是病人还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在治病期间,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都可能成为问题,倘若还有房贷、车贷要还,更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二、有了社保,还要商业保险吗?
- 社保包含医疗、失业、养老、工伤、生育5种,俗称的“五险”,性价比极高,能上一定要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医保,哪怕自己缴纳也一定要交。全国统一社保服务热线为 12333 。
- 社保只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药品名录医保仅覆盖1.4%,很多特效药、进口药都不能报销。对于能报销的费用,医保也有报销的上限和免赔额度,就是多了不报少了也不报。社保也无法提供绝大多数意外和死亡风险的保障,比如交通意外、自然灾害等等。
- 因此社保还需要商业保险来补充,最重要的商业保险是重疾、医疗、意外和寿险。
1.重疾险
重疾险会在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时一次性赔付一笔钱,不管你用于治疗还是生活花销都可以,弥补了因生病而无法工作所带来的的经济损失。
2.医疗险
医疗险一般指百万医疗,医疗险的报销范围更广,保险额度更是高达百万以上,这就弥补了医保报销费用的不足,也弥补了重疾险对常见疾病风险的保障不足。
3.意外险
是对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或残疾提供保障,比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另外意外险一般含意外医疗,可以报销猫抓狗咬,扭伤烫伤的治疗费用。
4.寿险
为了解决人死亡之后,对家庭生活带来的影响,比如子女教育问题、老人赡养问题等等。
三、配置保险的基本思路
想要得到充足的保障,不被保险从业人员误导,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了解需求;二、选对产品
了解需求的2W2H法
第一个W——给谁买(who)?
先给经济支柱买,说白了就是谁承担的家庭经济责任更多,先给谁买。一个常见的误区,孩子生病了,我们当父母的还有办法去赚钱、筹钱,要是我们跨了,总不能指望孩子去当童工养家糊口,老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先给家庭经济支柱买,再老人小孩。
第二个W——买什么(what)?
不同的人群对保险的需求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遵循432原则
成年人尽量将上面4种保险都配齐。成年人承担的家庭责任最重,任何一种意外都将对家庭造成重大打击,该配的都得配上。
孩子只需要3种——重疾、医疗和意外险,不需要配置寿险,因为孩子不承担家庭责任。
-
老人只需要2种——医疗和意外险。年龄越大,身故和发生重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虽然很多重疾险、寿险老年人都可以买,但性价比不高,往往可能出现保费高于保额的情况,不划算。所以老人配置性价比高的医疗险和意外险就够了。
总结:有条件的话最好一次配齐;如果资金不够,就按照重疾险>寿险>医疗险>意外险的顺序依次配置
2个H——花多少钱,买多少保额的保险(how much)?
“双十”原则——保险的保费大概占家庭年收入的10%(以内),保额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这里不包含百万医疗保额,因为医疗险保额动辄就是200万,如果加上,就直接达到了)
这只是配置原理,实际操作时,保费可以在5%-10%之间调整。不用太多,如果为了买保险而影响了现有生活质量,就得不偿失了。
四、一些保险小知识普及
1.互助保障计划
相互宝这类互相保障计划,以前叫做“相互保”,一字不同却千差万别,是被保监会定性为假保险以后修改的名字。这种看上去很便宜的互相保障计划不能作为保险,缺乏监管不说,真的需要理赔的时候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保障。包括xx平台各种互助计划,这些都不算保险,只能互助,不能理赔。轻松筹和水滴筹就更直接了,是生病以后直接跟大家筹款,属于捐献性质。
2.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
- 保费=保障成本+费用+投资成本,无论购买的是消费险还是两全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每年的保障成本和费用都会被消费掉,用来返本、分红、付息的钱实际上都是保险公司用你的钱去投资再分给你的投资收益,而这部分投资收益往往低的可怜。
- 万能险就是巨坑。万能险的【理财功能】就是废物,万能险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寿险,有2个账户,一个账户是保障账户,另一个是投资账户。我们缴纳保费后,先要扣除运营成本,剩余的钱一部分进入保障账户,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并不是所有的钱都是用来投资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保障成本也会增长,意味着进入投资账户的钱也会越来越少。万能险的性价比也很低,同样的价钱完全买不到同样的保障,远远不如消费型的保险保障额度高。
- 总结:买保险就是为了抵抗风险的保障,认清本质回归初衷,关注点不要被五花八门的花样给带偏。术业有专攻,与其把这部分投资成本放到保险中获取极低的投资收益,不如把这份钱投资到更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中去,才能带来期望的资金回报。保险归保险,投资归投资,这样资金使用效率才会更高。尽量购买单纯的消费型保障功能的保险,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购买很高的保障,性价比更高。
3.为什么有的保险看上去很便宜?保额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重疾险,怎么保费相差那么多?
可能存在业务员偷换概念、按天收费、营造一种产品很便宜的假象
可能偷工减料,保障缺失,两份同样100万保额的意外险,很可能只是“意外身故”的保额都是100万,而其他保障却天差地别
- 或者是保障范围不同,保障时间不同,定价方式不同,“重疾多次赔付”、“中症保障”、“保费豁免”等区别,我们不懂自然就会一头雾水,自然不明白为什么价格相差巨大,所以也不是越便宜的保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