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之眉
最近听了电影【孔子】的主题曲【幽兰操】,仿佛又回到千年前花香四溢,荻草遍野,河水漫漫的时节……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其实原文是韩愈所作的《猗兰操》略有修改:“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有之。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诗人同情孔子生不逢时,寄情兰芳,在这“雪霜贸贸”之中,但见荠麦正萌发始生,一派生机。这种精神给了韩愈以极大鼓舞,他要像幽兰一样,不以无人而不芳;也要如荠麦一样,迎贸贸雪霜而萌发。
史上如兰的气节除孔子外屈原也是一例。闭目遐想,掩卷静思。看屈子傲然挺立于楚城之上……
屈原是一枝傲然的兰,江边暮色正好,兰花还开在紫茎上,屈原仰天长叹:“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传说:汨罗江前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屈原怀石自投汩罗江以死……
楚天沉沉,杜若子踏歌而舞,如痴如醉。屈原迎江吹箫,骨箫咽咽。一首首凄婉的悲歌在楚天的荒陌野涧游走,“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原来千百年前官场也不能免俗,我垂泪哑然,心中止不住地叹息。
屈原,是《诗经》里那个如切如搓、如琢如磨温良如玉的君子,忠诚耿直,并以此遭人嫉恨,他以为天地总有他一叶生存之地,所以他做的是那出世的蝉,可以依附一叶,一枝,浮游于尘埃之上,他即可以做兰也可以做人,要的是两全。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屈原最大的悲哀。他那刻满沧桑的脸庞蠕动着悲人的哀叹,双眸深陷,无可奈何地遥望着楚国,黯然失色的眼神,闪烁着绝望的希冀。白发蓬乱,残如雪。异国狂风肆虐,发根丝毫未曾松懈!青铜长剑,光芒四射,直上云霄。
屈原心中有面不倒的旗帜:“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终究发现自己不是蝉,是至清的水,不容忍有鱼,于是他投身为水……他将理想和希望化作歌和文字,如朵朵兰花,让千百年后感受他做兰的态度和做人的气节……
最爱的是屈原的《九歌》,歌中“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有长剑,有琳琅的玉石;“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有美酒琼浆;“扬枹兮拊鼓,陈竽瑟兮浩倡。”有鼓乐有琴瑟;“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有华服有芬芳;可以“华采衣”“浴兰汤”,可以“乘桂舟”,“采薜荔”……多麽繁荣的楚国,可惜容不下真理……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世间的人情冷暖、黑白真伪不必看得透彻分明,历史从屈原的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抬头三尺,身似菩提……
而今千百年的距离,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差之千里,即便采得到兰花,那种远而清幽,近而淡然的味道,却难再觅。深谷幽兰,清芳自足,甘于淡漠,正是象征着一个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要成就事业,都要能够承受寂寞和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用达观、平和的心境去面对风雨人生。
然而,这并不只是某种孤芳自赏的清高,而是因为不断学习的快乐和充实。正如博友的评说:人生岂可得之两全?难裔哉!……倒不如去做那只蝉,既无需“居高声自远”,也不必“风多响易沉”,就那么,不失高节,不随下游……
说什么“尽尽天命,享得天年”。即便不到天年,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样,双手松开的那刻,还有什么恩怨情愁?还争什么世俗名利?人生是不断失去的过程,直到失去一切,失去自己……
仿佛中青衣、水袖,在山林溪水间手捻兰花,迎风吟唱: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听着王菲的歌,读韩愈的诗,闻着春天的花香,想着这样一个人,亦是惬意的事……
最爱人间四月天……
原创公众号 独行的诗人 201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