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湘西的民情特色
纵观整篇文章,沈从文在描写乡中喜悲时,总是带着些许特有的民风民俗。这些独特的民情特色,给全文增添几分颇具韵味的乡土气质,展现了作者内心对乡村最纯朴的爱。
(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习惯
本作源自湘西乡土社会淳朴自然的“爱”,由此作者在选取素材描写时,大篇幅采用了最能表现乡土社会情结的民俗习惯,用以充实、深化湘西的丰富内蕴。赶鸭子、划船、听戏、唱情歌……从这些星星点点的小事写,写的却又是茶桐人家的大事。这些民俗活动,装载了茶桐人民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和最美好的愿望。
同时,作者自身的经历对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沈从文出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他身上流淌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使他接受多元乡土文化的熏陶,能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一文章的书写,他展现出了自己内心最深处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与最温暖的眷恋。
沈从文通过对这些传统民俗的叙写,宣扬了乡村中人民向往热闹自由的氛围,在一次次小镇大事中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赶鸭是翠翠与傩送的初见,划船是碾坊和守船的抉择,唱歌是傩送对翠翠初表心意以及天保遇事的起因,从后奠下悲剧的开始。从这些民俗中不难看出,茶桐小镇作为远离都市的古朴代表,更多地保留了最原始直白的示爱方式和逃避措施,将故事叙述得高潮迭起、曲折回旋。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小镇居民的大事确确实实是从这些古老民俗中向前进行的。
(二)淳朴简单的民风
就《边城》而言,这种淳朴简单的民风已然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了,这些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无一不是这种浓烈民风孕育出来的。沈从文描述出的湘西,是一个无比淳朴、自由、充满生命力的王国。根据翠翠父母的故事,着力渲染了农村男女对爱情的炽热追求;根据船家少女翠翠与船总家两兄弟之间的情感纠葛,谱写了田园牧歌式的爱情悲剧。位于边陲的茶桐小镇,在孕育人民时,多保有其美好的人性和纯洁的品质,使其成为一种淳朴的民风。
纵然这种民风凸显了乡下人纯净的内心、干净的灵魂,但在结局处也弥漫着忧伤的情绪。这里的人们似乎都有一种执着和坚决,甚至达到一种无路可走的地步,以至于“不撞南墙不回头”。就拿天保决意离开来说,看起来明明是寂寥些许日子就能释怀的事情,他却狠下心离开,却如何也想不到最终被最擅长的江河给吞噬了,也间接导致了老船夫、翠翠和傩送三人悲剧性的结局。同时,翠翠的过于羞涩、傩送的钻牛角尖、以及不善于表述措辞的老船夫,都是这种淳朴民风的受害者《边城》描述的不是所谓“世外桃源”抑或“乌托邦”,从整体上来讲,这里存在着许多遗憾,毕竟“世间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种并非圆满的结局也是另一种美,这些遗憾也正是对澄澈纯净心灵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