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标题一样,我所作决定大多数都有令人遗憾的结果,就像被诅咒了一样。
(一)错误的决定害人不浅
还记得去年的四月底,我作为记者团外联部的部员,正在犹豫要不要参加下一届部长的竞选。我高中以来的好朋友是我当时的部长,她告诉我外联部的竞争很激烈,要不要试一试竞选文字部,上届文字部部员没有一个人参与这次的竞选。
“要不要参加竞选?”“要不要竞选文字部部长?”这两个问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了一个下午,就在晚上我就决定要竞选了。最后的结果是,我的能力和精力跟不上文字部发展的速度,与新的小伙伴磨合失败,开学两个月我就身心疲惫地离开了文字部……
现在想来,这一段时光虽有收获,但更多的带来的却是身心的消耗和时间的浪费,毕竟当时我已经大三了,毕业在即,有许多事我必须要处理。
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而类似这样的决定还有别的,它们都让我感到了痛苦,让我越来越害怕做决定。我倾向于遇到问题的时候去征询我母亲的建议,而她总能给我一个相对理性的建议。直到我看到了《决策力》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我之前都踩到了那些坑。
(二)决策流程更为重要——比分析重要6倍
《决策力》一书的开头就用一系列的例子告诉我们,让我们作出好决策的,不是直觉,不是缜密的分析,而是“决策流程”。
许多商业人士认为缜密的分析是值得信任的。为了测试这种信任度,两位研究人员——悉尼大学的教授丹·罗瓦洛和麦肯锡公司的董事奥利维耶·西博尼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对1048个盛业决定进行了调查,追踪了解到这些决定产生的方式及其在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决策流程更为重要——比分析重要6倍。”通常一个好的流程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出更好的分析,比如搜索我们逻辑上的错误。但反过来却不正确,“精辟的分析过程是无用的,除非决策流程赋予它一个合理的展示机会。”
(三)阻碍决策的四个因素
妨碍因素一:思维狭隘(不当地限制可供选择的范围)
思维狭隘,就是指我们倾向于将选择限制在绩效的范围中,以二元化的简易思维看待选择。比如我们会问自己“要不要看一场电影打发时间?”而不是“我如何使用时间才能完成我的目标?”,我们会问“要不要买一台新手机?”而不是“如果我不买新手机的话,我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做什么?”
妨碍因素二:证实倾向(寻找支持我们自己观点的信息)
生活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对某种状况快速做出判断,然后找到支持我们判断的信息,我们把这一存在问题的习惯称为“证实倾向”。
自我意识的存在使我们得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但与此同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自我意识的欺骗。相比批评,人们更愿意听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因此,当处理问题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自动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中与自己意见相似的观点,而对那些不同的观点视而不见。
妨碍因素三:短期情绪(被那些会消失的情绪所左右)
情绪对我们行为的影响是显著的,悲伤、狂喜、焦虑等情绪都会暂时蒙蔽人的理智,让人思路不清晰。诸葛亮的空城计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震惊于城内悠闲自得的氛围,对方对诸葛亮一方的军事实力有了错误的估计。那些赢了一点小钱的赌徒在狂喜之下,更容易孤注一掷。人做决定的时候,必须从这些情绪中跳脱出来。
妨碍因素四:过度自信(太相信自己的预测)
对未来趋势的过度自信,往往会让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当德卡公司拒绝签约“甲壳虫乐队”时,他们的理由是:“我们不喜欢你们乐队男孩子的声音。乐队组合已经过时了,尤其,四人组的吉他乐队时代已宣布告终。”
一项调查显示,医生对于某个诊断感到“非常确定”时,40%的情况他们是错的。一群学会说呢过经过评估,认为自己犯错的概率仅仅是1%的时候,真正的概率却是27%。
面对阻碍决策的四个因素,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决策力》一书中给出了相应的帮助决策的四个阶段:Widen your options(拓宽选择空间),Redi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Atta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在作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思考),Prepare to be wrong(做好出错的准备),简称“WRAP”。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会详细地介绍这四个决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