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玄纲论》道德章第一诗解

吴筠玄纲论道德章第一诗解

题文诗: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

杳冥无对,至幽靡察,大明垂光,至静无心,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生,

五音以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德者何也?天地所禀,

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

草生不知,谢其功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然则通而,生之谓道,

道固无名,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

非德,无以成焉.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

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道德之常,天地之纲.至道至情,至情真情,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真情至德,道生德成,斗转星移,四季轮回,道德真情,真情所致,

生生不已,化化不息,真情自然,自然而然.情通万物,通古达今,宇内一情,通无化有.道德章第一【原文】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道者何也?【译文】道究竟是什么?它是维系虚无的根基,是创造化育的根本源头,是精神灵明的终极本源,是天地形成的初始起点。它宏大无边,包容一切;精微至极,渗透所有。它浩瀚广博没有边际,幽深玄妙无可匹敌。它深不可测却遍洒光明,宁静无为却令万物井然有序。它混沌无形,寂然无声。然而,世间万象因它而诞生,宇宙规律因它而确立。具体生命终有消亡,既成事物必会衰败。但这生生不息、成就万物的根本法则,却从古至今永恒不变。这就是道。【原文】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草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译文】德究竟是什么?它是天地运行所遵循的法则,阴阳变化所依据的根本。它以五行为经线,以四季为纬线,编织着宇宙的秩序。君主依靠它来治理天下,师长依据它来教化世人。无论幽明两界、动物植物,都能因它而畅达适宜地生长发展。它的恩泽流淌不息,永不枯竭,如同野草自然生长却不知感谢它的功劳;它的惠益施加万物,永无止境,如同百姓蒙受其利却不知依赖它的力量。这就是德。

【原文】然则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见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译文】那么,贯通万物并赋予其生命的根本法则称为“道”——道本身是无名的;蓄养万物并促使其成长的永恒力量称为“德”——德本身是不可言说的。试作阐释:天地万物、人类生灵、神明仙人、幽冥鬼魂,没有道就无法诞生,没有德就不能长成。万物的诞生无从追溯其开端,事物的成就无法预见其终结。即便探究深奥、索求隐秘,也无法窥见其本源;它既存在于有形万物的末端,又显现于虚无诞生之前,没有人能穷尽其踪迹——这就是自然。所谓自然,既是道德运行的永恒准则,也是天地存在的根本纲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