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培训研讨心得
读书为要,阅读为本
唐晨
上次有幸聆听了于老师统编教材第二、三学段的教材培训、向老师的《少年闰土》和单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后又陆续听了一些老师的整本书阅读的分享之后,我一直在思考统编教材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与不同,不管是在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巨大的改革,虽然接触统编教材已经三年多了,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一年级开始就对统编教材的编排的了解一直不是很明朗,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总是以教而教,在摸索中前行,但在听了于老师的小学整段统编教材培训会后,终于对部编教材的编排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让我对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原则、意图、特点及教学重难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谓是受益匪浅。
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另一条线索也就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分成若干个知识和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练习系统之中。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首页清晰明了的注明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如: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的教学,在对比每一册教材时发现,每册书的八个单元中都设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四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为第六单元,其阅读要素旨在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批注的方式进行有效阅读,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策略单元,其阅读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提高阅读速度,而六年级上册则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这一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形式多样的选文和提示,让学生掌握有目地阅读的科学方法。由此可见统编教材不但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每一课的内容都从课堂延伸到了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中,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知识难度系数提高,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要想学好语文应该不容易。
因此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为我们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例如以前总有家长或学生反映读了很多书、甚至每天都在阅读,但就是不会做阅读理解,说明在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而统编教材的每一课都有渗透,让学生在精选的课文中深入浅出的掌握阅读和写作技巧,从而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也不能止步不前,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就要静下心来多读书,并有效地去阅读,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积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新教材,新理念,新收获,最后希望我能在统编教材这片沃土上不断钻研,不断进步,把握新教材,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