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派
孟子代表了儒家的理想主义一翼,而荀子代表了儒家的现实主义一翼。孔子对于“仁”讲了很多,对“义”、“利”之辩也分得很清,每个人都应该毫不考虑自己的利益,无条件做他应该做的事,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但是孔子没有说明为什么每个人应该这么做,而孟子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他注明的“性善说”。
孟子说性善,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圣人,而是说人性里面有种种善的成分,也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分,但善的部分代表了“人”性,而其他部分是其“动物”的部分。人之所以跟动物有不同,就是因为人能够发展“四端”,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这样人才能与动物区分开来。
儒家和墨家都强调“爱”,但是两者有分歧,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爱,即兼爱,也就是说,你爱别人的父亲应该和爱自己的父亲一样,应该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儒家主张的是有差别的爱,儒家认为,对自己家的孩子,肯定会比对领居家的孩子爱得更多,这才是正常的,这就是儒家和墨家的根本区别之一。另一个根本区别是,儒家认为“仁”是人性内部自然发展出来的,而墨家认为“兼爱”是外部人为地附加于人的。
在国家政治层面,儒家认为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国家存在是因为它应该存在,而墨家则认为国家的存在是功利性的,是因为国家有用。儒家认为国家是 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因此只有圣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王,比如尧、舜、禹这样的人,古已有之。如果国君不圣,违反道德,那么他就不是君了,即使杀了他,也不算弑君之罪。同时孟子说,治国之道有两种,一种是“王”道,通过道德来治国,另一种是“霸道”,通过暴力来治国,前者如民主国家,后者如法西斯国家。王道要为人民的福利尽一切努力,当然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于是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井田制”。另外,王道还要使人获得一定的教育,懂得人伦的道理。孔子阐述忠恕之道时,更多地是讲个人的自我修养,而孔子则将其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国君要施行王道,就必须对人民行忠恕之道。
另外孟子的学说还有神秘主义的地方,认为人应该“知天”,也就是理解整个道德的宇宙。人可以获得“天爵”和“人爵”。天爵是一个人修养中对“仁”的理解程度所获得的爵位,人爵是在人间获得的爵位。我理解这是为了鼓励人加强对自身的修养,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修炼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知道”,另一个是“集义”,而且不能着急,不可拔苗助长。这是鼓励人慢慢修炼,不能操之过急吧。
第八章:名家
这章是最难读的,基本上是晕头转向的感觉。名家源自于讼师,最早记录的是邓析,就是一名讼师,名家的重点在于“名”、“实”之争。惠施和公孙龙是名家的两位代表,前者强调实的相对性,后者强调名的绝对性。
惠施最著名的是他的相对论,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如果你如果是一个东西大,他可以说这个东西小,因为有比这个东西更大的东西,与更大的东西相比,这个东西就小了。比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大概的意思,就是山虽然比泽高,但是从更高的角度,比如从卫星上看,山和泽就是平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而公孙龙最著名的是共相论,最著名的说法就是“白马非马”,大致就是说,白是一种东西,马是一种东西,所以白马和马肯定不是一种东西,因为多了白这种东西啊。公孙龙还有“离坚白”的名字,意思就是,用眼睛看的时候,只能看到石头的白,用手摸的时候,只能感觉到石头的坚,但是两者不是同时获得的,感觉到白的时候,不能感觉到坚,反之亦然。坚也好,白也好,是一种共相,是完全独立于一切事物存在的,是彼此分离的。
关于名家学说的意义,抱歉我看了几遍还是没有看懂。
第九章:老子,道家的第二阶段
老子所说的“道”,是无名的,也就是“超乎形象的”,甚至把这个东西叫做“道”,也是不太合理的,因为他本身是无名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只是勉强给这个东西一个代号而已。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道是“无”,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是“有”,这些东西都生于道。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常”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东西。最根本的“常”是“物极必反”,原话是“反者道之动”,任何事物如果到了极端,就一定会转变成它的反面。而极端是可以从一些现象看出来的,比如骄傲就是极端的一种现象。
老子警告,“不知常,妄作,凶”,我们应该知道自然规律,并让规律来指导我们的个人行动,老子把这叫做“袭明”。人“袭明”的通则是,想要得到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开始;想要保持什么东西,就要在其中容纳一些与它相反的东西。因此,人若想全生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就必须谨慎活着,必须柔弱、谦虚、知足。这些都是远远未达到极限的标志,不会走向极端,因此也不会出现反转。
老子说“无为”,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而是说把事情做到一个合理的程度,不要“画蛇添足”,不要违反自然。道生万物的过程中,每个个别事物都从普遍的道获得一些东西,这就是“德”,一切事物自然地是什么,就是它的德。“无为”学说认为,人必须把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必要的”是指对于达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绝不可以过度。“自然的”是指顺乎个人的德而行,不做人为的努力。
老子鄙弃儒家的仁和义,是因为他人为这些都是“道”和“德”的堕落,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为乱之首,这是道家和儒家的直接冲突。
在政治学说上,道家认为国君的职责不是做事,而应当完全无为。理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许多事情还没做,而是已经做得太多了。因此圣王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废除这一切,消除乱天下的一切根源,然后,他就无为而治。道生出万物,让万物做它自己能做的事,应该让万物保持“愚”的品质,也就是万物的淳朴和天真。如此才能治国。
以上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