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17日晚,一个年轻的17岁灵魂消逝了。
据新闻报道,孩子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母亲批评他,母子俩发生争执。
母亲生气的把车停在卢浦大桥的路中间,下车去后车厢骂了孩子几句,准备回驾驶座时,孩子打开车门,向大桥边上跑去,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当场死亡。
母亲趴在桥边崩溃的痛哭,可是再如何伤心,孩子也不会回来了,前后几秒钟的时间,孩子的生命就由鲜活到了枯萎。
看网友评论,很多人说孩子的心里太脆弱了,一点打击都受不了。还有很多人说父母带毒的嘴就是杀死孩子的刽子手。
看视频中母亲捶地崩溃的样子也不会觉得她不爱孩子,可是孩子却被她的爱给吞噬了,错误的教育方式吞噬了孩子生命中的阳光,一点点把他拉入黑暗的世界,唯有自杀才能逃离这无尽的黑。
孩子在学校中与同学发生口角,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委屈,想要得到母亲的安慰,可等来的漫天的批评,妈妈甚至在路中央停车只为下车到后车窗骂他,那一刻他心中的那根弦彻底断了,只想逃离这刺痛他的地方,刺痛他的人。
妈妈爱他,却不懂他。
我们无法知道当时的具体情况,可是从妈妈下车到后车窗骂孩子的行为,从孩子跳下那一刻的毫不犹豫,就能猜测到这一次就是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妈妈爱他,可是表达的方式却无法让他感觉到爱,只让他窒息。
我们在外人面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措词,可是在孩子面前却总是失去控制,放飞自我,不管不顾,只为发泄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的对待,因为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品,自己对他有控制权,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面对孩子的时候好像身上的所有优越感都出来了。
纪伯伦曾写过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面对孩子,我们要摆正自己的态度,我们与他平等的对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
2
在《正面管教》一书中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
史密斯太太是个单亲妈妈,他在女儿玛丽亚的衣橱底下发现了一盒6罐装的啤酒,她拎着那6罐啤酒走到女儿面前问:“这是什么?”
玛丽亚语带讥讽地回答:“我觉得那看起来像是6罐装啤酒,妈妈。”
史密斯太太说:“别跟我耍花招,小姐。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玛利亚很无辜地说:“妈妈,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史密斯太太觉得是该收套的时候了:“我在你的衣橱里发现了这6罐啤酒,小姐,你最好解释清楚。”
玛利亚飞快的想了一下说:“哦,我都忘了这回事儿,我帮一个朋友藏的。”
史密斯太太讥讽的说:“哦,是啊!你以为我会相信吗?”
玛丽亚气愤的回答:“我才不在乎你信不信呢!”然后跑回到了她自己的房间,并摔上了门。
故事中的史密斯太太因为担心女儿学坏,所以看到6罐装啤酒的时候很紧张,就问女儿,是怎么回事。
而女儿给了答案,她却不相信,还用讥讽的语气反问,女儿便被她这种态度激怒了。
我们生活中不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吗?
孩子的答案和我们脑补的答案不一样,我们可能就会觉得,是孩子撒谎了,就会生气孩子的不听话。
而孩子也会生气,气的是我们不相信他,气的是我们的语气,气的是我们不会真正的关心他。
我们的出发点是爱,可是孩子却无法接收到,无法通过我们的言语行为感受到,我们的爱在传递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们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爱,而不是我们自以为是觉得释放了爱,孩子就能感觉到。
3
能读到常青藤博士,可以说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她的母亲在别人面前引以为傲,可是,唯独面对女儿时吝啬一句赞赏。
因为他信奉打击教育,觉得表扬会让女儿骄傲,只有不停打击她,才能让其上进。
《少年说》中有一个女孩问妈妈,能不能不要总是拿自己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打击她,自己也很努力,为什么妈妈就是看不到?
妈妈回答:“我知道自己在打击你,我觉得你的性格需要打击,不然就会飘。”
女孩说自己的性格不适合打击。
可是妈妈依然固执的回答:当你很强时,我觉得我要拍一下,当你觉得你很弱时,我觉得我要推一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你那一份打击吗?外界的打击那么多,他缺少的是一份无条件的爱。
如果觉得打击是为了怕孩子骄傲,怕她飘,那也不用一直不停地打吧,等真正飘起来的时候,适时敲打一下足以。
他们信奉的打击教育,让他们为了打击而打击。
他们把孩子当地鼠打,当它一冒头(需要表扬)时就一锤子下去,多次之后地鼠就彻底被打死再也出不来了。孩子的求生欲就这么被家长一锤子一锤子的打没了,把他们彻底打进无尽的黑暗地底世界。
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我们爱孩子,那就请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让我们的爱成为他们无惧前行的底气,而不是前行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