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又重新看了一下《好好学习》,大概是17年7月份买的这本书,当时大概看了两三章的内容,也尝试了一下里面讲述的方法,浅尝辄止而已。不知怎的就开始抗拒读它,几天前,看了剽悍读书营的极致践行视频,被里面的一句话给震惊了“你学恐惧的事你越要以毒攻毒”。于是我开始攻毒了:
本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作者提出了临界知识这一概念,顾名思义临界知识就是可以跨领域使用的知识,所以它不可能是某类专业知识,它属于诸多事情表象下面的隐藏规律。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积累和发展一套属于自己的临界知识,比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总结的一套工作方法,通过自己不断的践行修改而来的一些经验等等。书中最后一章咋讲的是一些通用的临界知识以及它碰到具体事件的应用。以下就是作者认为的通用临界知识:
复利效应;概率思维;黄金圈思维;系统思维;冗余备份;安全空间;
复利效应的核心是两点:一为利率;二为执行的次数,利率是我们做一件事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即有利于我们成长,还是阻碍我们成长。当一件事有利于我们的时候,再小再难我们也应该去做,;反之当一件事不利于我们成长时,再容易再舒服我们也应该拒绝它们。执行的次数即重复做一件事的次数,一本好书读一遍肯定不够,最起码3遍,像更厉害的人或者碰到刷新自己世界观的书读十遍不为过。当我们重复执行一件事达到一定程度时,复利效应的威力就会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明白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复利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概率思维,高中时概率知识的学习导致我们对它敬而远之,但是它确实现代人必须拥有的一种思维。面对现代超复杂的社会,我们还是喜欢用直觉思维来看待一些事情,比如掷硬币时,连续十次都是正面,那么我们直觉认为第11次出现正面的概率远远大于出现反面的概率;在读一段文字时,所加的修饰语越多,信息越详细,我们就会本能的认为该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我们还会经常忽略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有些事情虽然发生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就会极其严重,比如火灾,疾病等等,所以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去买保险,以保证在这类极端事件发生时,有效的保护自己。为大概率努力,为小概率准备。
黄金圈思维:将人们遇事时的反应分成3层,停留在表象的what层,知道如何做的how层自己为什么做的why层。绝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表层,少数人在二层,极少人在why层(做每件事的反应!)很多时候多问自己几个why,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就会完全不同。在问为什么过程中时,我其实在问自己什么对自己更重要,以及做这件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系统思维:平常人看待世界是二元的,非黑即白,善恶因果,是非成败等等,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我们面对都是由熟人组成的小圈子,这个时候二元观看待世界是可以的,因为社会关系并不复杂。现代社会大规模的陌生人协作系统,不可能由简单的二元论就能解释清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多种因素促进的,这个时候就是因促进果,果又反过来促进因,循环往复。书中举的例子是魏学西事件,该事件发生时,大家对百度及莆田系医院进行了猛烈喷击,大家都在网络上义愤填膺的指责造成事故双方,我们的正义感也在这一刻泛滥成灾。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百度在一定程度上很冤枉,因为并不是它一家公司以金钱的多少来左右搜索的排名,比如:携程旅行,美团等等,大家都是用同样的系统经营着门户网站,那为什么其他公司没有出现类似的恶性事件呢?答案是反馈,医院系统相比于其他系统而言较为封闭,我们看病看好了,不会去网络上点评一下,看不好或者看坏了也没有有效的途径去反馈,长久下去,系统就会失效,但百度跟医院双方却不知道。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不会单纯的去网上发泄我们无处安放的正义感了,反而我们会更加理性的去看待一件事。
冗余备份:做任何重要的事时候都要有备份计划或者备份文件。因为一旦出现差错而你没有备份就会对我们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是要让我们在考虑事情时,不仅要考虑好的结果,还得考虑在极端结果下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安全,效率,速度三者不可兼有,如果一味的追求安全,那成本和速度就会大幅降低,所以我们必须得权衡利弊,然后给出一个现阶段完美的计划,再给出一个应急计划。
安全空间即缓冲空间,比如你突然失业,你手上是否有充足得资金,让自己生活半年(生活质量尽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安全空间我的理解就是承受灾难的能力,有的可以失败了从头再来,东山再起,而有的人则不行。我们应该不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从容面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