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看似很老土的一句话,却大有深意,分别说出了人的三重思维境界:刚开始只是比较单纯的记忆认知,后来开始反思开始怀疑,最后变得坦然。
“愚蠢,聪明,大智若愚。”
看似很愚蠢的人,你也不要随便看不起人,或许对方是那种高深莫测的大智若愚之辈。少说是非,多一分尊重,这样你将会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不道德,道德,无道德。”
社会上存在一些蛮不讲理,喜欢用暴力,充满兽性的自私的人。这是不道德的,大家都会避之则吉。对付这种人,一般只能以暴制暴。
大部分人读了不少书,从小就接受了道德教育,他们常常文质彬彬,有教养,很守规矩。
为何到最后却是无道德?这个就涉及到“道德婊”(只是借用了个词语,本人比较中立,不表示个人态度)的问题了。
“道德婊”也处于道德阶段,只是片面理解了道德,或者自私的利用了道德。最轻的就是用所谓的道德,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任意讨论他人,评判他人(例如:粉丝组团互喷)。严重的则是用道德去逼迫他人做一些事情(例如:让一个劳累一天的年轻人让座)。更为严重的是用道德粉饰自己,动用武力去侵占他人利益(例如玉林狗节,爱狗人士去搅乱)。
很多人都处于道德阶段,但死守道德,限制自己和他人,这是很不妥的。虽然道德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但也是分情况的,也有很多时候道德会很不合理,那时人必须不守道德。
道德变到不道德,人需要突破道德障碍,心理障碍,做到坦然,做到原谅自己原谅他人。这也是一种境界的突破。
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只是人把一堆比较正确的做法定下的规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超脱道德,做当时对的事,无关道不道德。
例如:
我工作实在很累,为什么要为一个“老人”让座?
地上的一块几毛钱为什么一定要交给警察叔叔,自己花了,把钱带回市场不是更好?
小三一定是错的吗?如果三人痛苦,不如两人快乐,一人自由,了却一场死结斗争。
不治疗病重的亲人,就是不孝吗?其实放下自己的不舍,让亲人不承受太久的折磨,让亲人更好地解脱,也是一种孝。
批评国,就是不爱国吗?因为爱,因为关心,才批评啊。
。。。。。。
就像这样超脱对错,超脱道德,你的心会更加的坦然,你会看得更加透彻,知道不道德的,明白道德的,动作却是怪异的。
“读书有用,读书没用,读书有用”
估计很多人停留在第一认识阶段,有点像以前科举的思维,穷人可以通过读书去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然而事情往往不会那么简单。人们会渐渐发现,读书在资本面前却显得异常无力,读书在迅速发展的科技面前却显得异常的落后。读书很多时候都是些落后于时代的资讯和知识。
人们渐渐发现,读书不过是政府对国民人生的一种安排。让国民生来就有迹可循,接受知识,接受道德,从小开始培养成为一个规范的人。这样大大减少坏孩子的诞生几率,降低将来威胁社会安定的几率。
有些嘲讽“读书没用”的例子。
一个光学物理学家对渔夫说:“根据光学规律,叉鱼时看到鱼的虚像在真鱼的前上方,你叉鱼的时候应该叉鱼的后方。”
一个运动物理学家对渔夫说:“根据运动规律,叉鱼时你应该考虑到鱼逃脱的速度,你叉鱼的时候应该叉鱼的前方。”
后来两科学家相遇在一起,经过合作相互检测,然后对渔夫说:“我们有惊人的发现,经过科学的测量,我们叉鱼的时候应该叉鱼的头部。”
憨厚的渔夫笑了,说道:“祖祖辈辈,我们的鱼叉都是瞄准鱼的头部的。”
这让人不得不反思:科学还不如一个早已存在的经验!
人不得不怀疑读书的有用性。
然而人的思维不会仅仅止步于此的。
细心一想,渔夫可以靠经验一直捕鱼,但干其他事就不行了。运动科学家可以发明更先进的器械去捕鱼,从而淘汰仅凭经验的渔夫。光学科学家可以发明放大镜,显微镜,相机等,可以很快进入各行各业,赚一笔大钱。
渔夫仅处于记忆经验阶段,而有学识的科学家却已经到达了总结经验的理论阶段,他们其实已经是不同层次的。经验是片面的,不可以轻易移植的。而知识可以迁移,结论可以迁移,科学家不仅仅是涉猎打渔这方面,各行各业类似理论的问题,他们都能轻易上手。这样他们适应能力会更强。
渐渐人们会发觉,读书不是为了知识,不是为了好就业,而是为了学着那种理论思维,学习那种知识迁移,学习那种知识应用思维。
读书有用,首先摆脱文盲,增强沟通能力社交能力。然后是学习基本理论,为日后知识升华做准备。学习道德,掌握这个社会的基本规则,懂得规则,利用规则,你才能爬上去。最后就是学习思维,培养思维,懂得知识的迁移和利用!
“无知,怀疑,知而坦然。”
从前有名秀才,很喜欢吃通菜。那时他以为通菜很干净,其实是他无知了。
后来他看见菜农竟然是拿尿浇通菜的,他才明白到平时吃的通菜竟然是这么脏的,当天恶心了一晚上。从此以后,他吩咐菜农只能用水浇通菜。
过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新鲜干净的通菜吃了。秀才兴奋得不得了,可是万万没想到原来鲜嫩的通菜变得硬老难啃。
菜农就解释说:“只有尿浇的通菜,才鲜嫩美味。之前因为通菜来源不算很干净,怕影响你胃口,所以不告诉你。虽然通菜来源不大好,但每次采摘回来都会清洗很多遍,最终上台的菜都是很干净的。仅仅用水养的通菜,因为缺乏营养,所以生长得不好,最终就变得又老又硬,难吃之极的。”
(有种谎不是说谎,而是知而不说而已。现实生活会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有意无意的太多太多。信息量很多,就算别人诚实,你也不可能一一认真听。有时候“被骗了”,你也不用太激动,更多地坦然,或许你会少很多烦恼。)
再后来,秀才竟然主动叫菜农用尿浇通菜,终于吃上了美味的通菜。菜农很奇怪,问秀才:“你这么爱干净,为何还要这种通菜?”
秀才笑道:“莲出于淤泥而不染。通菜也一样,虽然出生并不干净,但是它经过清洗之后还是干净的。我最后吃的也是干净的青菜。我又何必斤斤计较呢?世事难完美,多一分容忍,多一分坦然,接受它的缺点,你会过得很好。”
“诚实,口是心非,坦然面对。”
人之初,教导人的都是诚实。那时人还小,思想单纯,没有什么顾虑,没有太多的厉害关系。所以一般都比较诚实。
然而,人渐渐长大,接触的人越多,社会经历越多。人变得自私,谨慎,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了。他们可能就会为利益而撒谎,为保护自己而撒谎,因为害怕而撒谎,因为害羞而撒谎,因为试探而撒谎。可能是逃避,可能是计谋,可能是善意的谎言。。。
然而,撒谎往往一发不可收拾,为了填补谎言,又要说另外一个谎言,谎言迟早会破灭。谎言可以出现意外,因为参与了信息的传递,传递了一个假信息。在这个社会中事件从来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迟早因为关联而互相影响,那不是你所能意料的。
所以撒谎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所以会有一些人宁愿直接了当,说出真相,面对那诚实的后果,而不愿意为撒谎而付出过多的代价。他们勇敢去面对,坦然去面对诚实,那是一种可敬的魄力。
“并不是所有都是三思三阶思维的。”
“更多的思维,就是直接无视。”
例如对于一个经常骂人的疯子,你可以直接拉黑,或者不看。对于一个“乞丐”讨钱,你可以不看,直接离开。
以前碰到一些比较恶毒的诅咒文,里面带有一些诅咒的话“不转发的,死***”。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发出很恶毒的诅咒。
那时候,人的处理办法就是被迫转发,这是在坑朋友啊,然后又把转发给删了。
其实这种也可以无视。
别说什么“知道了,不回答,就是默认。”这些话,这是很恶劣的评判。
他不是裁判,他不是上帝,说出的“是非题”。我们可以无视,完全不用听他的,完全不用作答。否则,一旦作答,你就已经入局了。
又例如情侣说的“如果有一天,我和你妈同时跳进河里。你只能救一个,你会救谁?”这种无理的问题,实在没意义,反而容易僵化矛盾。
说这话的一定是不经大脑的蠢货!你完全可以无视。
“你不愿意做的事情,你不要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去勉强自己,服从自己的本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方不是上帝,他的话,就一定要听。他说的话不是法则,你不一定需要回应。这样你会坦然很多,轻松很多。”
#题外话#
“我欣赏优秀的人,我更欣赏有缺点却很勇敢的人。”
例如一个喜欢表演口才很好的人,我会欣赏。但一个不会表演的,还有点口吃的人,还能上台表演,我会更加欣赏。
为何?
一个口才好的人上台表演,不过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已,少很多压力。然而,一个口吃的人明知道表演不好,还能勇敢地走上台,去表演,去承受那种冷眼与嘲笑。他的心性更加强大,他的可塑性很强,虽然不能在表演界立足,但他强大的心性在那里,可塑性很强,可以做到别人无法承受无法做到的事。
如果说口才好那人处于第一阶段,那么克服口吃的人则已经处于第二阶段了,坦然,勇敢不是一个层级的了。
#结语#
三思并不仅仅是三个境界,而是:人本来就是一个一思二思三思的复杂混合体。
我为何要特意说这么多?这是给你们描述一下这样的思维,你可能因此开阔视野,或许你会更懂生活,更懂更多人。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