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到了冰上走的三九第五日,依然是大好的冷晴天,纯净的蓝天上涌起白云。走出户外,让我们看——鸟去!
观鸟第二回,茅家埠。
参加者中出现了观鸟经验丰富的小哥哥小姐姐。蒋老师带领大家绕湖小半周,林鸟、水鸟刷不停,后来一汇总竟有24种之多。
蜗牛眼睛跟不上,下笔草草,只随手记下了16种,那最后的白腰文鸟也仅是耳闻。
蒋老师的教导牢记心:观鸟不追求数量和报鸟名。留给大家一个作业,把今天看到的鸟区分一下,哪些是留鸟,哪些是候鸟。
好嘞!蜗牛定心汇总笔记第二回,舍弃大多数林鸟,把自己最心仪的水鸟一一收录。
《鸟的迁徙》很久以前就看过,惊叹电影拍摄的美丽,却没有激发起现实观鸟的心来。这是怎么回事?
缘分没到,哈哈!
2018发愿观鸟,蒋老师每周发鸟片就不再熟视无睹啦!(以下鸟图皆为“老蒋摄影”)
可是,为什么看不到夜鷺后脑上那几根头羽?小蜗牛在湿地博物馆所见的标本有此明显特征呢。
原来,现在不是夜鷺繁殖期,自然就不会有著名的繁殖羽。
当从前只存在于书本里的翠鸟、鸬鹚、啄木鸟,竟活生生现于眼前时,那深藏的童年遗憾就被幸福滴弥补了。回头翻看那些束之高阁的自然书籍,也有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因为,我们有了真正的心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