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城位于河南南部,与湖北接壤,它也是历史名城,有许多旅游景点,如火烧新野遗址、凤凰山遗址等。
虽然多次回来,却很少在县城转转,每次都是来去匆匆。
上午去银行办事,这次效率高了很多,没有太多的繁琐的手续,能用电子证照的,就不用再跑出去复印,事情办的还算顺利。
晚上不想跟他们出去吃饭,一个人去街上转转,路上人不太多,路边的小吃店没多少客人,老板坐在店门口跟别人聊天,走过一家家店铺,没有自己想吃的,这里特色小吃,牛杂面、板面和窝子面,因为油太大吃不习惯,不想再尝试,继续前行,有一家西北凉皮店,看起来比较干净,里面有几个顾客,进去尝尝。
等待的时候,听到前面一个妈妈说“宝贝,快吃,再吃一口啊!”
我看着这一家三口,年轻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孩子看起来两岁多,眼睛盯着手机,小手不停的滑动着,妈妈勺子里有一个馄饨,等着宝贝吃,宝贝盯着手机没有反应。
“宝贝,快吃了,吃完咱该回家了,最后一个。”爸爸说。
孩子依然没扭头,妈妈耐心的继续举着勺子等待。
“宝贝,你还吃不吃了,不吃咱们就走了。”
孩子扭头吃了馄饨,妈妈又舀起一个,继续重复着前面的话题。孩子终于吃了那个馄饨。
这时爸爸伸手拿走了手里,孩子马上大哭,“给我手机,我要手机。”边哭边用手拍打桌面,又把面前的水壶推到,妈妈强行抱起他,向门口走去,他边哭边捶打妈妈。
他们离开了,我却还在想着孩子的行为,不知多年后,妈妈是否还能用这种方法来制止孩子玩手机。
离开小吃店继续前行,被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声吸引,走近一看,是一群孩子在跳舞,她们年龄不同,可认真跳舞的态度一样,跟着老师的节拍,变幻着动作,还有一个小女孩,大概三岁多,也站在队伍旁边,认真的比划着。
老师走到每个孩子面前,用手指告诉她,你很棒,得到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腰挺的更直了,动作更标准,也许她们是某舞蹈班的,为了即将到来的“六一”排练,也许是为了招生,不管为了什么,这时的孩子们是专注的,她们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