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与清朝相关的影视作品也是屡见不鲜。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清朝士兵们身上穿的衣服有很大不同,就像现在军队不同兵种穿不同的制服一样,清朝士兵主要的差别就是胸前汉字的不同,分为“兵、勇、丁、卒”四种,那么,穿着四个不同汉字的清朝士兵都代表着怎样不同的身份呢?
我们接下来就来一个一个看一下。
首先是“兵”,“兵”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清朝的正规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式编制。至于“勇”,和“兵”相对,是清朝军队中的预备役,也就是临时工。在清朝中后期的军队中,穿着“兵”、“勇”制服的军队一般都是汉人军队,而清军入关后的八旗军队则依然身穿清朝的传统服饰。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清王朝统治进入中后期,八旗子弟有许多过上了奢靡的生活,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到了清朝晚期,八旗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无法跟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军相抗衡,最终还是曾国藩领导的汉人军队帮助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为清王朝又续命半个世纪。
此前,清王朝对汉人军队的态度并不好,当需要的时候,就让他们组成军队到战场上拼命,不需要的时候就地解散,或者派他们去干其他更重更累的活儿,比如开挖运河,修筑堤坝等。
接下来是“丁”,所谓“丁”,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人丁”,而身穿“丁”字制服的就是清朝的后勤管理人员,掌管后勤供应。一般来说,“丁”负责收粮和管理粮仓,平时的工作也就相当于仓库管理员,每天巡逻巡逻,该发东西的时候就发发东西,待遇却非常好,属于当时的肥差。
然后就是“卒”了。“卒”可以说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士兵,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是监狱,全称是“狱卒”,主要的任务就是看守犯人。狱卒也就相当于现在的监狱警察,但是在清朝的时候,狱卒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工作的地点往往也都很脏乱差,当时犯人监狱可没人打扫,可想而知那个工作环境。但是狱卒总比“兵”和“勇”强一些,毕竟不用拼命,还能捞一点外快。
以上就是本篇介绍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