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家长因工作忙,与孩子长期缺乏沟通。多数孩子放学后除了闷头写作业,与父母见面、甚至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有的孩子一回家就玩手机或打游戏,家长刚开始劝,劝不动就就吼,最后逼急了只能动手打。时间久了,孩子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对父母的反应一脸漠视,说多了烦,后来干脆就一言不发。我们的孩子拒绝用语言和我们交流,他们在一天天与我们疏远。
我们是否真正懂自己的孩子。教育心理学专家指出:真正会教育孩子,懂孩子的家长,都会放下自己手中的琐事,学会和孩子沟通交流。这一类家长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且总结这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无一例外都很早的学会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举一个很简答的例子:
公园里的树荫下,妈妈牵着女儿的手。
孩子:妈妈,抱抱。
妈妈:才刚下来,怎么又抱!
孩子:……
妈妈:你长大了,可以自己走了。
孩子:不要!妈妈抱!抱!抱!
妈妈生气地转身,留下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喊……
这时,我们往往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
但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和读懂孩子的内心。
这句“抱抱”,背后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
他一个人,在喧嚣中独自沉默
小可:钢铁侠最厉害,他那身铠甲,导弹都不怕。
小路:他再厉害不也是个人,超人就不一样了。
小云:你们都不懂,光厉害有啥用?
…… …… ……
一群小朋友在聊天,
有个沉默的小孩却独居一角。
其实他也在留心倾听小伙伴的谈话,
话题中并且还有他心中最崇拜的英雄。
然而面对这样一个奇趣多彩的世界,
他却压抑着心中的渴望与幻想,
甘心只做一个旁观者。
数一数,有多少被埋没的天才儿童
宁宁在外国语上学,
班里考试成绩始终第一名,
但一听到铃声就想尿裤子!
老师每次让他上台都害怕,
即使在台下准备得再充分,
上台后脑子仍然一片空白,
手脚不知往哪儿放好。
后来,宁宁的妈妈才知道,
孩子长大后的这种表现,
竟然来源于儿时的一段经历。
4岁时,她曾因儿子调皮,
一怒之下把他关进黑屋一整天。
在我们身边,
还有多少这样被埋没的天才少年?
生活中,大多数的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小,没有独立意识,也学不会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孩子自身的需求。而我们的孩子呢,因为内心的想法长期的被压抑,即使在Ta长大接触社会,也依然会压抑自身的想法,不擅长展现自己,表达自己。因此,家长一定要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善于表达,勇于表达。
还有哪些现象,被我们严重忽略
1.孩子很专注地在干某件事,你总有意无意打断;
2.孩子很认真地和你探讨问题,但你的神情表示出不耐烦;
3.粗暴或冷漠对待孩子的诉求或毫无原则地宠溺孩子;
4.对孩子过于重视、过多干涉;
5.强迫孩子做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事情。
帮孩子打开一扇窗,与世界对话
孩子不愿表达,就难以和他人建立沟通关系;
孩子不想表达,我们就读不懂他的内心;
孩子不会表达,你就要帮孩子打开一扇窗!
欢迎来到童说家《少儿演说集训课堂》
语言是沟通的基本工具,通过语言表达情感、传递爱,与整个世界对话,处理和父母、朋友及社会的关系,实现良好有效的沟通。如何通过语言来表现和展示自我,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修炼。
请为自己的孩子打开一扇窗,让Ta与世界对话!
统筹:童说家团队
编辑:殷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