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数据,截止2021年三季度,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突破1.9亿,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达97%。
如今,但凡手里有两个闲钱,没有不投资股票的。下面,请摒弃杂念,接受几个灵魂拷问:
您投资股票有多久了?
您是否有自己的投资理念?
您的投资理念是否会随适时调整?
您的投资绝对收益如何?
如果考虑到时间价值,您觉得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渠道吗?
如果身体条件许可,您是否愿意一直持续投资股票?
大多数人看到这几个问题,会微微一笑,顾左右而言他。
股民不赚钱,难赚钱,有内因也有外因。这里主要讨论内因,顺带会涉及一些外因。
内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不知资金进出之道,本金与收益,本金与其它资金混同不分。
2. 忽略时间价值。
3. 投资理念不切合自己实际,或不合时宜。
许多股民投资股票的资金没有定数,没有限制,比较随意。手头钱多了,就多投一点;看涨后市,就将余钱全加仓;持仓被套,就到处筹钱补仓。到最后进去的资金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多,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投入了多少。这就是不知资金进出之道。个人炒股也相当于管理一只股票型基金,要记账,规划好投入资金的现金流,定好结算周期,对资金进出要有一定之规,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很容易变成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全部身家都进了股市,这对个人或家庭财务安全是极为不利的。
从家庭资产配置角度看,投入股市的钱应该是最不紧要的资金,就是不指望它维持日常生活,不指望它供各种贷款,不指望它育儿养老,不指望它就医问药保障身体健康的那部分最没用的钱。只有这样,才能以一种轻装上阵的心态去投资,而不至于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心态失衡,动作变形。
股市里只有交割后的盈利才是真正赚到的钱,盈利部分是选择继续投资,还是及时转出作为他用,还是置换本金转出,都是需要提前认真考虑的。如果不厘清现金流,是没办法评估收益的。很多股民即使有记账的习惯,也是一笔糊涂账,本金与收益都混在一起,最后只记得期初投入和现值,根本无法计算各时间段的投资收益情况,也就无法评估自己这段时间投资的成败得失。
如果是补仓,也要计划好补仓资金,不用高成本资金,不用已有明确用途的资金,特别是短线资金,不急于抢反弹。补仓目标达到后,补仓资金是否撤出,还是继续投入,都要考虑清楚。资金调度和行军打仗一样,未战而庙算,才能进退有度。
很多人都有炒股赚钱了的幻觉,根据是现在持仓余额大于期初投入资金,这样算表面上看确实有绝对收益,但却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时间。投入一百万,一年赚十万和一天赚十万,十年赚十万,显然收益率是不同的。连抓几个涨停板,短期收益率飙升,但如果继续持仓,把时间轴拉长到一个季度,一年呢?如果及时止盈,有没有继续投入其它标的呢?是否还能续盈呢?所以,评估一段时间的收益率,需要有一个统一客观的标准。一般我们可以用内部收益率IRR来衡量。通过考察期初投入,本时间周期内分期投入或支取的现金流,以及期末余额加持仓的公允价值,借用Excel等工具可以准确计算出此时间区间的收益率,这才是投资收益的真实写照。不计时间成本得到的绝对收益,是一种安慰剂或麻醉剂,并不代表投资的真实情况。
炒股赚钱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长期来说还是要看是否有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投资理念,并能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我这里用理念而没有用策略,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坚持一招鲜走遍天下,坚持用曾经带来较大利润的那一招去投资。
追涨停板是一种理念,买入持有也是一种理念,高频量化积少成多是一种理念,对冲套保稳字当头同样是一种理念。及时止损保住本金是一种理念,不惧亏损死扛到底还是一种理念。抄底逃顶是一种理念,只吃鱼身依然是一种理念。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理念无所谓对错,只有是否适合。想从股市每天赚个鸡腿的朋友,就不必强迫自己遵循巴菲特的理念。资金量大的朋友,也没必要盲目止损。
投资股市本质上是在寻求一种自己的投资理念被市场认同的快乐,但进入股市最终还是为了离开股市,到了一定年龄,一定层次,大可不必沉溺于此,当然,那些持炒股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观点者例外,他们才是真正的纯粹的投资者,视投资为生命,生命不息,投资不止,不投资就感受不到人生的快乐,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到了这个层次,赚不赚钱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