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愤怒或者悲伤的时候,
你会特别想要吃东西吗?
或者在你无聊的时候,
你会向食物寻求安慰吗?
或许,很多人都会。
然而,
如果你经常是因为情绪化进食,
而不是因为身体饿了而吃东西的话,
那这对你来说可能是个问题。
情绪性进食
情绪性进食被定义为对负面情绪(如焦虑或易怒)的反应而暴饮暴食的倾向。情绪化进食在体重正常的人和超重/肥胖的人身上都有发现,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来自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60%或更多超重或肥胖的人是情绪化的饮食者。情绪化的饮食者特别有可能吃高脂肪、高糖和高热量的食物来应对负面情绪。这些饮食习惯加上体重的增加,使情绪化的饮食者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另外,情绪化进食是神经性贪食症的一个风险因素,也是青春期前和成人暴食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确定?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存在情绪性进食?
情绪性进食,有一些外在的表现,小编在这里给大家简单总结了几条,供大家参考。
1.明明并不饿,却总想吃,而且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不停地吃。
2.不管是开心的时候,还是沮丧的时候,食欲都很旺盛。
3.一旦生活中出现重大的事件,比如考试前后、换新工作前后,就喜欢大吃特吃。
4.无聊的时候,如果嘴巴里不吃点东西,总觉得缺点什么。
5.突然觉得饿,而不是随着时间慢慢变饿。
6.渴求一些特定的食物,一般是高糖、高热量的,而不是说能吃饱的就好。
7.经常无意识地进食,意识不到自己原来已经吃了很多东西。
8.即使吃饱、吃撑了心里也没有满足感,停不下来。
9.过量进食后会觉得后悔、愧疚。
理论分析
自情绪性进食的概念诞生,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对进食行为进行研究,从进食行为的原因入手先后提出了许多进食理论。
情绪性进食的理论模型揭示了不良进食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路径,通过对理论的了解,有助于从源头解决不同人群的不良进食行为。
1.心身理论
布鲁赫提出了心身理论用于解释导致肥胖的心理因素,肥胖患者会因缺乏相互感知意识,例如内部饥饿感,而对负面情绪做出过度饮食反应,肥胖患者可能会将情绪相关的生理唤醒与饥饿相混淆,会以进食作为回应,而非采取更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2.内外因理论
沙赫特的内外因理论指出,肥胖和超重者对于自身内部的生理信号和情绪信息的感知缺少足够的辨别能力,他们需要比健康人群更多的外部信号启动或终止自己的进食行为,但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因外界信号的刺激而产生进食行为。所以当他们并不饥饿但发现食物线索时,同样有可能会出现过度进食行为。
3.失调模型
达伦等人提出了失调模型,该模型认为由于对身体饥饿和饱腹感线索认识不足使其与情绪感觉之间产生混淆,从而在出现负面情绪时产生进食行为。而且内感受能力的缺陷 会增加情绪失调的风险,从而增加情绪化进食的风险。
4.情绪调节模型
马赫特和西蒙斯提出的情绪调节模型指出,个体会采取行动来维持或改变情感状态的体验。适口食物摄入的奖励可以对抗负面情绪,并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使这种行为在未来更可能发生。消极情绪和进食的反复配对会进一步导致经典条件反射,从而在出现消极情绪时增加进食动机。
5.情绪一致性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加工与自己情绪一致的信息,例如人们会在开心、愉悦等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下增加进食量,而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条件下减少进食量。
来源: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