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句顶万句~逻辑说服》(1-4)

第一章:为什么你说的话,别人从来不听~总打断别人,只会欲速不达

日常沟通中,不少人因急于说服对方而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甚至强行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当然,有些时候情况特殊或者时间紧迫,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一般日常沟通中,打断别人的说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它会让你错失很多信息,还会使谈话偏离主题、最终导致说服失败。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意识到: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会影响社交形象,当你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打断别人时,你难免要一心二用,使自己处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最终造成言者不尽心、听者不晓其意的局面。

更有甚者,如果你频频打断对方的讲话,很可能会惹怒对方,影响谈话氛围,堵塞情谊,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甚至还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损失。

所以,提问过程中,即使对方滔滔不绝,我们也不应该轻易打断,而应该倾听,并思考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如果对方谈话的内容很多、你可以让他一次谈一个核心问题。

试想,你在侃侃而谈时他突然打断你的思考,按照他的想法说下去,你会有什么感想?你一定会有一种被噎到的感觉。这样喜欢抢话的人,在我们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当别人讲笑话时,他会提前曝光笑点;几个朋友正在谈论一个话题,还没等别人说完,他就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打断对方,或者有人要讲一个新奇事件,刚开了个头,他就冲上前说:“这个事情,我听说过……”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乱插话者,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令人生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无礼的行为。”打断别人说话和与别人抢话题,都是非常令人讨厌的行为,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处事原则是懂得尊重别人,不抢话便是尊重别人的重要表现之一。所以,在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懂得给予别人说话的机会,善于倾听别人说话。学识渊博并不是张狂地表达自己,锋芒外露只能让人避而远之。即使是辩论赛,也是要等对方将辩题表述完后再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对方滔滔不绝地说话时,我们很希望对方到此为止,甚至想否认对方。然而,无论如何,请大家不要这么做,相反,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地去附和。

附和能够给对方一种“我在听你讲话”的感觉,这样对方会认为自己受到重视,即使对方的说法不正确,也不要否认,而要让对方充分表达。这关系到沟通的氛围。氛围是个很虚的东西,它很容易创造,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当你否认对方的讲话时,对方就会感到压力,下次再交谈时就不会这么积极了。

日常沟通过程中,即便很想要说服对方,我们也要有意识地自我约束,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来改变这个不良习惯,将注意力放在听别人的表述上,多关注他人说什么,等听明白后再开口。如果你在与他人沟通时常常想插嘴说话,可以试着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深吸一口气,提醒自己闭上嘴巴。如果你的情商够高,应该明白:如果有急事必须打断对方的话,可以先示意对方,说“对不起”“失礼了”等,有礼貌地让对方中止一下说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