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辩题,我想到了一首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读书和玩游戏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又有何高下之分?
读书特指以阅读为手段的求知活动,是学习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帮助人建立起知识、思想体系和世界观,指导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玩游戏是技能上的学习和实践,他们本身都属于学习的一部分,都是人获得进步的一种行为,为什么还有高下的区别呢?
因此在看到有人说读书比玩游戏高级,内心大呼悲哀。这就像标题所见的:菜刀,我们用来切菜,是平时生活中必不可缺。但是,有人拿它去杀了人。难道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犯罪的是菜刀,是杀人那把刀比切菜那把刀低下吗?
菜刀,拿来切菜是工具,拿来杀人是凶器。刀是没有思维的,它不知道对与错、高与低,错的是它的使用者,使用它的人内心明净,它仅是工具;使用它的人心思残忍,它就是凶器。同理,读书和玩游戏,本就只是两个词,他们都是学习的一份子,更没有高低之别,区别在于使用的人!
有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又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播的《人们的名义》,剧中的高玉良爱读书,最爱的是那本《万历十五年》。但他就因为这个爱好,被人利用,被拖下水,堕落成为贪官。他不玩游戏只爱读书,我们可以说是读书的错吗?历来大多的贪官、高智商犯罪、毒贩等,有多少是不爱读书的?有句俗语说:不怕流氓会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难道这就是我们口中说的高雅、高尚所培养的高人一等的读书人?
俄罗斯方块,相信我们都知道吧?这是小时候大家常玩的一款游戏,简单又有无穷的乐趣。它的创立者是亚力克西·帕杰诺夫。
亚力克西·帕杰诺夫是莫斯科的一位数学家,对五格骨牌等趣味数学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他创立这款游戏让我们有了一个可追忆的童年,并且这款游戏他没有拿过一分钱。而他本人因为对玩游戏情有独钟,现在任职于微软公司。我们能鄙视的说玩游戏是玩物丧志,是没有出息没有未来的吗?
读书和玩游戏都可以让我们思维得到开拓,心智日趋成熟。玩游戏还可以作为一种智力开发的方式。他们本身没有对错、高下之分,有高下之分的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和价值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价值观歪曲了,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低劣了。却把罪名强加于读书或玩游戏这两个词,来为自己开脱洗刷罪名。我们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眼界和自律性低了,错误的沉迷于某一事物中,而后得出结论是某一事物的高下。
同理,我们也不要以社会大环境来对一个行为做高下之分。现今社会风气浮躁,各类游戏层出不穷,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因为自制力低下而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而读书确实又可以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升气质。但我们不能就此而否认玩游戏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智力思维上的进步。而且,现今社会压力倍增,很多人通过读书很难迅速减压,但短暂刺激的游戏却可以让人及时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放松心身更好的投入生活和学习。
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其取诸经之精华,历经七百余年,久而不废。对当时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当时政治社会的主流文化,大家就趋之若鹭的认为只有他是高大上的。
读书人皓首穷经,无不竞奔于科举之途,如果八股文做不好,就百无一用。就像蒲松龄那样的才子,放在现在,可能就能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至少是大师级的人物,但他八股文写得不好,因此就算正处于康熙盛世,也只落得当个教书先生。八股文本身是:收集诸经精蕴,汇涵了四书精华。但却因为过于刻板的使用方式,而残害了多少读书人。
因此,造成当今社会现象的是人自身的价值观、眼界、思维方式以及自我的自制力。崇尚读书,鄙视玩游戏,也是时下大众的一种心态。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环境而去全盘否认一种生活方式带给我们的进步和价值!
试想,如果21世纪开始,我们的社会都是一群满嘴之乎者也的人。没有一个人对游戏感兴趣,大家都鄙视玩游戏,都认为对游戏感兴趣、玩游戏的人是下等人。那么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软件、平台、APP又怎么会被创立设计出来了?
我们一面享受玩游戏者带来的进步成果,一面又嘲笑讽刺鄙视他们为之的付出。不就是另一种“笑贫不笑娼”的心态么?
任何一个进步文明的社会,都不应该单一的崇拜某一行为或事物。科技的进步往往是读书与“玩游戏”一起缔造出来的。读才得见识广博,陶冶情操;玩才得以实践,才有技能的进步和提升。
玩游戏和读书一样,都只是我们的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精神的寄托。他们二者,属于两种不同的爱好,根本不应该拿来做高下的对比。只单纯的对“读书”和“玩游戏”这两个词表面的去下定义,凭个人好恶来定义高下,是愚蠢的。我们更应该去深究读书和玩游戏这两种人在价值观、思维以及认知上的差别,从而针对“病毒”对症下药。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