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体制越来越健全,今晚上看到宫铭帅带回来一张纸,上面印有《学生外出家长告知书》的文字内容,署名教体局要求选调四五年级学生参加运动会观摩活动,统一着装……因为是在上课时间外出,所以知会家长知晓。同学们适当参加团体活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锻炼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增强归属感。
这两天能够看出宫铭帅同学做事情的积极性蛮高的,班级开始实行积分制,回来的路上还听说今天他所在班组还加了分,看来积分活动还是非常有效的,支持继续搞下去,这几天一直关注这件事情,也上网搜了一些资料,摘录了一名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些做法:
——————
首先,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全班45人,将之分成6个小组。在分组时,我指导学生尽量遵循以下原则:成绩互补原则,男女搭配原则,动静搭配原则,性格互补原则,自由组合原则。这样分配的组能力较均衡,体现了公正合理。再次,每个小组进行组内分工,由组员推选
组长(纪律)、副组长(学习)、卫生组长、后勤组长、作业组长等。小组确定好以后,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给组长开会,使他们明确职责及相关要求。一般而言,组长的职责及要求是:1、严于律已,起好模范带头作用;2、组织管理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在校活动;3、负责本组座位的调整;4、做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及时反映学生的心声。5、组长可以在取得其他组员的同意下,向班委会申请,经班主任批准,把某个屡教不改的人开除出小组一周。然后再利用班会课,明确组长权力,商议小组评比相关要求。
各学习小组与小组之间在学习、常规、卫生等各方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小组竞争起步阶段,要做到及时反馈,如每天放学前的值日组长小结,还有定周定月的阶段性小结。利用周一晨会和班会课进行一周的总结,根据小组成员的集体表现或个人表现,给予量化评价,周末算出小组成员平均得分,进而评出周冠军小组。周末个人得分最高的,则是周冠军个人。同样月末评出月冠军小组和月冠军个人,学期末评出学期冠军小组和学期冠军个人,学年末评出学年冠军小组和学年冠军个人,还要评定周进步冠军、月进步冠军、学期进步冠军和学年进步冠军。评价结果分别公布在班级光荣榜和年级公示栏上,并且用校讯通发给全体家长。对于组内存在的问题,各学习小组按照小组备忘本的记录在组内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然后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本组一周存在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和下一周努力的方向、目标,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
“积分制”是班级管理的一个载体,它承载着对学生全部的爱、关心、耐心和精神激励,这是公平公正的体现,是学生努力、勤奋的见证,是学生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自我约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高境界就是放手、放心地让学生去自主管理班级,不用老师管或少管,但学生做事、学习的标准不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发展不下滑,班级的发展方向不偏离。通过每周小结,每月小结,还能培养学生注重反思,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是不该做,碰到问题该如何改进。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积分制”潜移默化中影响、规范着学生的行动、思想和言行,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在班级中实行“积分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理”。即遵守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和自主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两者关系是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关系,外因通过内因而变化。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和班级自治。在这过程中,我们班主任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引导学生逐步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才能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
——————
以上是一名班主任自己写的纪要,我们班级也要开始进行操作,实施班级“积分制“管理模式意在引导学生去做一个努力学习、辛勤劳动、乐于奉献,但是对老师来说是个苦差事,尤其是小学生,很多同学的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更加费心的去管理,老师们的担子都不轻,我们做家长的务必进行配合,使同学们都能够每天进步,哪怕每天只是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