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2020年半年的日子过眼云烟。网上看到有人说希望重启2020,因为这半年我们经历了太多前所未有的体验,有些是恐惧、有些是陌生,有些是困顿……重启,我们心里明白是不可能的,只能适应。好在经过一段特殊时期,我们渐渐适应。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学会了迎难而上。2020上半年我们的生活和过去经历的变化,遭遇的不确定,正是这段经历让我们在未曾尝试的领域有了突破、有了收获。
一、本期主要工作梳理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这学期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围绕课例展开的,培训形式以在线分享为主,培训中获得分享机会新老师人数有了突破。
(一)培训内容聚焦课例,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1.聚焦课例,集中培训为保障。
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本期我们新教师团队一共开展了4次线上集中培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课例展开,例如:3月20日的学习心得交流,针对的是在线教学研究。4月24日的教学反思促成长,针对的是每位老师的常态课。5月22日的课例研究,更是现场围观了朱羽老师与刘老师打磨准备市级赛课课例的一次完整过程,除此之外,当天梁树和魏琪老师还挑大梁,承担起了复课建议课例研究。
相信新老师们对科学课怎么上有了更深地体悟。
2.聚焦课例,周更反思来实操。
教学周更反思是新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线上学到的理论、方法怎么转换成老师们的“生产力”,周更反思能够有效帮助老师们。通过他们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在课例研究方面的学习效果有所提高。
3.聚焦课例,研究工作神助攻。
面对线上教学新事物的出现,所有老师都变成了“新”老师。这为新老师加入区级研究工作提供了契机。刘老师创新提出2+2合作模式,为全区1至6年级科学课省课学习打补丁。有9位新老师有幸加入省平台课例研究工作,直接或间接地承担了参与年级1个单元省课使用建议的撰写与分享工作。
复课后,时间短、教学内容多,老师们对区级出台复课教学指导的需求倍增,这一次有12位新老师荣幸地加入区级复课建议研究工作,独立或合作承担了1至6年级中一个单元的复课建议撰写,部分老师还参加了最后的统稿工作。
(二)培训形式转战线上,推陈出新重体验。
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期的培训形式以线上直播活动为主,中间穿插了每周一篇的教学反思。4次集中培训采用的形式主要是:新教师志愿者担任网络运营工作;每次邀请3至8位老师进行有准备地分享;线上培训,为参培老师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形式上不断调整,目的只有一个: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老师们的培训效果,虽不能见面,但参与感、体验感要尽力保障。
周更反思和线上集中培训互为补充,把培训效益最大化。
写方案、当主播,我们中的新老师们支撑起了区级研究工作半边天。写方案、做问卷、当主持,我们的新老师志愿者团队化身网络运营,与骨干老师合作承担起了区级规培、新教师培训的网络协作工作。
(三)参培人数有增加,新教师百花齐放。
1.本期获得在线分享机会的老师:14位
陈中芳、朱羽2、谭琳惠、黄玉霖、梁树2、林梦莹、黄茜、任姝环、魏琪、徐杨欢、刘晓翠、易凤、陈小兰、严茜。
2.本期获得省平台研究课机会的老师:9位
陈中芳、石慧杰、陈小兰、朱羽、刘晓翠、谭琳惠、魏琪、黄玉霖、梁树
3.本期获得区复课建议研究工作的老师:12位
陈中芳、石慧杰、严茜、陈晓双、陈小兰、朱羽、刘晓翠、谭琳惠、魏琪、黄玉霖、黄茜、梁树
总的来说,本期有15位新老师获得了各种类型的锻炼,占到了我们新老师参培人数(43人)的35% 。
二、展望下期,我们的打算。
(一)继续优化培训内容
1.完善新教师品控手册,找到做事的方法和边界;
2.帮助部分新老师打磨课例;
3.帮助有写作意愿的新老师,完成一次作品打磨。例如:教学案例、论文、课例等。
(二)培训形式继续不断迭代
1.继续推进周更反思、集中培训、新教师加入的区级研究工作等活动,让这三样活动做得更扎实。
2.理论学习转向实操:让老师们在课堂中、实际写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积极听取参评老师们的建议,优化培训形式。
(三)主动参与人数、发言人数创新高。
1.帮助有进步愿望,本期还没有展示机会的新老师亮相展示,提高参与各种锻炼机会的新教师人数比例;
2.助推在新教师各类培训中参培主动、态度积极的新老师有更高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