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从事着学前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初为人母,因此对于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感受和思考。今天想来聊聊“原生家庭”。
起初,脑海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孩子或多或少会与自己的父母相似。通过最近的学习,了解到,其实这是原生家庭的力量。什么是原生家庭?我们人的一生中有两个家,一个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后自己结婚后组建的那个家庭,我们把第一个家庭叫做原生家庭。
最近,给家长们开了家长会,谈论了挑食这个话题。当我提到:为什么孩子会挑食?是否在家庭中也存在着这么一个挑食的家长?家长们纷纷表示赞同。家长们都绞尽脑汁地给孩子做好吃的、去饭店吃,为的是让挑食的孩子尽可能多得尝试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挑食,不要让孩子像自己一样挑食或是身材矮小,真是使了浑身解数。但是为什么效果甚微?在家中,可能经常会有家长说:这个不能给孩子吃,他不能吃、他不爱吃;今天的菜我不爱吃;我不喜欢吃XX食物等等。无意中,“不喜欢”这三个字可能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孩子。
女儿已经两周岁多了,她对没有吃过的东西心存戒备,常常都表示抗拒、不爱吃。没吃过的东西何来不爱?于是我经常在她面前表演“吃”,描述妈妈很喜欢吃这个,真是太好吃了。起初女儿只是观望,但是没过几次,当初她拒绝的食物也欣然接受了。我想孩子都想和自己的父母做同样的事情,因为做同样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一起”。这让我想起了一位奶奶对我的哭诉:我孙子小时候什么都吃,但是现在变得特别挑食。我想,可能他是不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才变成如今的“挑食大王”?
当我觉得女儿从来不收拾玩具,只知道乱扔时,发现我经常抱怨孩子的爸爸懒惰、不收拾屋子。当我觉得女儿太过于倔强,个性太强时,我却发现我经常在家中诉说自己在外不退让不妥协的经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已经从原生家庭走出来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家庭,而孩子正处于我们创造的原声家庭中。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文化。我想:
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欣赏并推崇自己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是不能没有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否定其中之一就等于是否定了孩子的一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复制品”。最近看了武志红老师的一个视频:看见才是爱。有多少家长在陪伴孩子时玩着手机或做着其他事情,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看着孩子的眼睛去听他说话?于是我在女儿身上做了一个小实验:正视她的眼睛听她说,在她与我分享快乐时说上一句:妈妈看见了,妈妈也觉得很高兴。发现女儿的情绪是不同的,这样做她表现出了更多快乐情绪。可能在幼小的孩子眼中,只有妈妈看见的事情才是存在的。
我想,每位家长心中都装着这样一句话:“我都是为了你好!”我们都不想让自己的缺陷、走过的弯路在孩子身上重演。不管对于大孩子还是小孩子,看见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身体力行得去改变和成长。我想,这才是不让孩子成为“复制品”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