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第11篇
如果说有什么自我管理的方法能和“时间管理”相媲美,那在我们这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可能非“知识管理”莫属了。
知识管理在最近几年成为个人成长方法论中的热门话题。其实我最早知道知识管理,差不多是快10年前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有一阵轮岗的时候,部门老大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做一个和公司业务相关的招投标案例的knowledge management 。那会儿“知识管理”这个翻译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knowledge management也是个舶来物,在当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概念,所以现在想来,很佩服那时部门老大的前瞻性。
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我记得老大说:现在国外很注重knowledge management,这是一个很好的practice,我们也应该在工作中注重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总结、存档以及参考应用。交给你一项任务,做一个和我们公司业务相关的招投标案例的knowledge management 吧,刚好边做也可以边熟悉业务。
当时我是有点懵,到底什么是knowledge management?怎么做?
不好意思、也觉得不应该什么功课都不做就直接问老大答案,于是我自己在网上google了一番,不记得当时得出了什么结论,反正最后我按自己的理解,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国内外重要的招投标案例能找到的都找了出来,然后按具体的业务类型和招标要求分门别类,建立索引。之后,再在业主招标要求、投标企业资质、中标企业中寻找特性和共性,自己总结出了不同类型招标的特点,投标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有哪些特点的企业更有机会中标。
由于轮岗时间不长,还有其他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这个小项目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做得应该是相当的粗糙。不过轮岗结束时部门老大夸我这个项目的框架搭得不错,他再优化一下后,后续接手项目的同事就可以不断往里面添加内容了。
这是我和知识管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感觉有点“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自己也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概念,可是却没有系统的方法论来操作。
后来,后来我就把这个概念给忘了。。。不过在工作的这些年里,我始终保持了对学到的知识和重要信息的分类整理、存档记录、总结回顾和参考应用。偶尔还想到knowledge management这个词的时候,觉得自己做的这些就是knowledge management 。
的确,即便用今天日臻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理论来看,这些功夫确实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多数热爱新知和关注成长的小伙伴们都主动或被动地在做着知识管理。于是对个人成长来说,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做与不做,而是我们做知识管理的效率有多高?我们真的理解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掌握了知识管理的正确方法吗?
今天,就这个问题我们来说一本书,知识管理大咖成甲在今天2月刚刚出版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先说说作者成甲。他本身是做景区设计咨询的,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设计咨询公司。由于对获取新知抱有极大的热情,他深入钻研知识管理相关的知识,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知识管理系统理论。在写作本书前,他已经开设了好几年的知识管理培训课程,在得到上开设了“成甲说书”栏目,被罗辑思维称为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
下面我精选《好好学习》中的几个核心内容和大家分享。
临界知识
《好好学习》这本书其实是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来讲的,这个概念就是成甲独创的“临界知识”。
在介绍临界知识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说“知识”,这个我们习以为常到忽视其确切含义的概念。
成甲说,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举个例子,知乎上的文章,你不去读,它就是一堆数据;当你阅读之后,它就变成了信息;而只有当你阅读并据此改变你的行动后,这些数据、信息才变成了知识。
这个定义,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因为你没有将书上的信息内化为改变行动的知识。不应用,你所知道的一切就都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信息。唯有应用、实践,才能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但并不是所有知识的价值都是一样的,有些知识,能够更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这类知识明显比“蜻蜓低飞要下雨”这样的知识对我们的成长更有价值。成甲将这类能够更广泛、更普遍、更深刻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临界知识能够开启学习的“四两拨千斤”的模式,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知识管理,就要重点对挖掘临界知识、理解临界知识和应用临界知识下功夫。
成甲在全书最后列举了七个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临界知识,并对它们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这七个临界知识分别是: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和安全空间。相信大家对这七个概念都不陌生,但怎样跳出七个概念本身所属的数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等范畴,让它们在我们成长、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这就是这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
学习临界知识的心态
学习临界知识,成甲建议要具备两个心态。第一个心态是绿灯思维,也就是说看到任何新知,要放下我们的习惯性防卫,第一时间告诉自己: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当理解了新知的用途和价值后,再分析其不足和局限,并想办法完善。其实,这不仅是学习临界知识的心态,也是我们学习一切新知的心态。
第二个心态是以慢为快。这个心态在我们这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联网速度时代,显得特别难能可贵。成甲说他在2009、2010年那会儿,一年要读150-200本书,那时读书是为了快而快,虽然也收获了不少知识,但以现在更加成熟系统的知识管理的眼光来看,有很多后悔和遗憾:该慢的地方没有慢下来,很多知识的阻塞没有打通,造成后来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查漏补缺。现在成甲读书,不追求速度,甚至不再追求读完一本书,而是将打通知识阻塞,实现融会贯通作为读书的目的,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比如他读《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时,对其中一个章节中“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内容,细嚼慢咽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
我之前看过李叫兽写的一篇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文章,也说到了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这个观点。李叫兽说他在读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时读到这么一句话:“人的爬行脑(控制人的欲望的那部分大脑)更加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
这么一句没什么特别的话,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读过就读过,最多停下来反复再读几次,反复读完甚至背下来也不过几分钟的事情。但这句话李叫兽说自己读了几个小时。他是怎么读的呢?他让自己找出并列举那些可以被这个理论解释的现象,至少罗列五个案例,并认真分析这些案例是如何对这个理论加以应用的。
这就是牛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当很多人还在追求读书的数量时,牛人们早已过了完整读毕一本书的阶段。他们认为,把时间平均地花在每一页上是效率低下的,要想最大程度地从书籍中获取改变和成长的养分,就要以目标为导向,细嚼慢咽,把时间花在真正值得研究的问题上。
学习临界知识的三个方法和三个技巧
对于如何提升临界知识学习能力,成甲给出了三个方法和三个技巧。三个方法分别是: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三个技巧分别是记录、定期回顾和付费购买。在这三个方法和三个技巧中,我特别推荐成甲独创的一个回顾方法,我称为“十年回顾法”。
成甲建议每隔10年(当然,我觉得也可以灵活改为5年,6年,8年等)用三条线索回顾记录这10年发生的关键事件:
线索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件;
线索二:发生在家庭、公司或自己都在机构的重要事件;
线索三:发生在全局,也就是国家、世界的重要事件。
然后分析这三条线索上的事件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有没有相互的影响,加起来又是如何影响或者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在过去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相对缓慢的社会里,这个回顾方法的效果可能并不是很明显,因为5年前、10年前的昨天和今天也许相差并不是很大。但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里,这个回顾方法能帮助我们清晰地把握社会发展和世界变革的脉络,更重要的是,把我们的个人成长放到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中,去找规律找趋势找机会。这无疑会让我们拥有更加全面、系统和长远的视角,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成长机会。
我自己用这个方法梳理了过去10年的三条线索,有很多新的观察和洞见,也强烈建立小伙伴都动手做做这个练习。
如何寻找临界知识
既然临界知识这么重要,我们也了解了学习临界知识的心态和方法,那到哪里去找临界知识呢?
成甲说,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硬科学领域里最容易找到临界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理学领域。像之前我们说到的七个关键的临界知识基本就是这些领域里的知识。
成甲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寻找临界知识的四个步骤:
1.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所有现象层面的知识研究到底层之后,都会联系起来。所以你选择哪个领域入手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以临界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并将这套体系和方法论应用到其他的知识领域,慢慢掌握不同领域的临界知识。这些不同领域的临界知识组合起来,就会为你搭建一个系统的核心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储存的能量,能够激发你的学习小宇宙能量爆发,实现个人成长质的飞跃。我想,这才是寻找和学习临界知识的本质。
以上是《好好学习》一书中几个核心知识点的分享,其实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整套关于知识管理的系统深刻的理论和极具操作性的建议。想要让自己的知识管理更加有效,建议你认真读读《好好学习》。
喜欢就关注点赞鼓励一下呗^_-
【为时未晚】生命不能重来,人生总可重启,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