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的画片,谢谢咯
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村里的壮劳力在村里待着的简直成了稀罕。一向被村里人热捧的最高级官员——支书,也不再那么的受人重视。今天我就说两个关于支书的趣事,纯属茶余饭后,没有半点褒贬品论指责之意。
村里的女支书
女支书,不太新鲜,自从有了生产队就有,也曾有许多的女支书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位女支书是嫁到婆家,年近四十才上任的。这一家的老公公早些年就是支书,后来儿子也当过支书,再后来这一职位曾经落到他姓人之手,再再后来又转回这家之后,不知什么原因儿子不能当了,只好请出了儿媳妇。
这儿媳妇,文化水平不高,在村里遇事,背后出主意拿决定的肯定是家里那两个前辈“老支书”啦。只是如果去镇上开会,上级布置一些现场做决定的事,就犯了难。
也真佩服这村中的女子,从家中妇女转到村里的政务也是需要勇气的,真是勇气可嘉。
替补来的支书
一个小乡村,只有百十户人,无疑也需要选出一名支书。怎奈人少就分心呀,选举还是很复杂的,没办法,选出了一名在外上班的年轻人当支书。
可是现如今,支书也不能只在村里转不是,也要和外界接轨,于是乎,各种各样的检查档案之类的琐事也遍及到农村,那被请回来的年轻支书烦了,说什么也不干了。因此上,这位一直选不上的年近五十的壮年终于替补当上了支书,总算如愿以偿。
村里人觉得他们一家,媳妇,孩子都在外地打工,他自己在家当这个支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一家人在一起一边打工一边踏实生活的好呢?
您猜可他怎么说:那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