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青岛市版权局的答复》:
“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低级抄袭的认定比较容易。高级抄袭需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经过专家鉴定后方能认定。”
由此可见,辨别“抄袭”还是“借鉴”并没有特别客观的标准。在实务中,一方起诉另一方抄袭自己的设计(侵犯著作权或是专利权中的外观设计),须证明对方在图案、色彩、文字、位置关系等和自己的设计相似,而被告则需要证明其明显区别,以及自己设计的独创性。
原创这个概念可能很多人是理解的,但是抄袭、借鉴、临摹三者之间的关系大家貌似就不太能区分了。所以今天,干脆就来展开讲解一下这几者之间的区别。
如果你原封不动把这 ABCD 的内容临摹下来,并且一点都不做出改动,那依然将会被视作是抄袭,而不是借鉴。但如果你懂得适当的调整,最终得到的作品有了自己的特点,让人一眼都认不出和原来的作品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那就只能算是借鉴。而能力更强的人,他能把它借鉴到让人压根就看不出相似之处,并且那就可能被称为是原创了。
抄袭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表现,比如其他的都不变,只是把别人的文案换成自己的文案,再或者是其他的都不变,只是把别人的产品换成自己的产品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抄袭。
两者一眼就能看出完全是一样的,只是文案和产品替换了而已,所以其中一个肯定就是抄袭了我们这里说是抄袭,而不是临摹,是因为这属于商业作品了,临摹只是针对于非商业作品的练习或者学习目的为准。
通俗点,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一、临摹
临摹是指,比如你看到一些很不错的作品,你很想做成它那样的效果,想拥有那样的创意,你想学习,那么你可以去临摹,也就是把别人的配色、布局、效果、文案、产品、细节、点缀元素、场景等等全部都复制一遍做出来,并且这只是你个人学习的用途,非商业用途,那么我们就称之为临摹。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临摹和模仿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模仿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种行为,比如模仿某个人作图的动作、习惯、喜好、方式等等,而临摹则是针对的某一件作品。
二、抄袭
抄袭是指,比如你看到某一件作品,你觉得人家做的很不错,然后你又很懒或者你能力有限,所以你干脆直接把别人的作品拿来做项目商用了,最主要的场景或者主要的元素基本就没变,你只是更改了其中某一样或几样东西,比如文案,产品,或者配色等等,但是最终出来的效果和感觉跟原图放在一起,别人一眼就能认出他们几乎是同一个作品,那么我们就认定为这是抄袭了。
抄袭和临摹最主要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商用的,一个是非商用的,而且抄袭行为是被业内认为不齿的,一旦被发现很可能就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而临摹则是大家都允许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借鉴
借鉴是指,比如你看到某一件作品,你觉得人家做得很不错,然后你会仔细去思考和分析,到底人家哪里做的不错,再结合自己要做的项目或者练习作品,你觉得人家哪些做得不错的地方你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融合进去,而不是照搬人家的成果,这样最终出来的作品,必定也是有了你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在里面了,而且显得比较协调,看不出来和原作品有较明显的相似之处。
四、原创
至于原创,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做的作品,目前也都只能算是这种借鉴得来的作品,大家也心知肚明,真正能算得上是原创的,还是比较少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所谓原创,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信息、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和物,有时你都没在意,但这些却存在了你的潜意识里,某一天可能会突然蹦出来,变成了自己的灵感。
除非你从出生之日起,你不看任何东西,不跟任何人交流,也不听任何人讲话,那么你所做出来的作品才可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原创,但这大概也只有天才才做得到这样吧。
所以,我们做设计去纠结原创不原创,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我们其实都只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原创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多看,多想,多交流,多思考,提倡跨界学习等等,因为借鉴并不可耻,因为懂得从他人身上、别的领域、大自然等等提取精华并运用,形成自己独特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能力和创新,我们也正是在这种互相学习借鉴的氛围下获得成长的。
设计也好,科技也好,其他任何领域也好,都是这样的道理。
很多人刚入行做设计,可能会比较纠结这些概念方面的问题,也比较迷惑到底什么行为是可以做的,什么行为是不可以做的,也不清楚自己做了到底会有什么用,那么你只需要记住下面这条建议就好了:
可以临摹学习,但是不要一直只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因为你的思维可能会僵化,你会失去思考的能力,到那一天,你可能就被人工智能淘汰了。
可以临摹学习,也可以借鉴别人优秀的点商用,但不要抄袭。
量变决定质变,光靠项目作品磨练自己是不够的,没有人是可以不做练习不下苦功夫就可以成为很厉害的设计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