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门可以计算的科学
——献给准备考研的你
2017年研考随着录取通知书的到达悄然落下帷幕,2018考研初试结束也有一个月的时间,相信2019年考研大军也开始着手准备。随着近两年考研人数的激增,初试、复试难度增加......在这个寂寥的寒冬里,人心难免浮躁,相信有部分考研人承受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准备“缴械投降”。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考研的源动力不够。问问自己,你是否那么的想要成功?因为“考研这个故事,关于梦想,关于努力,关于坚忍”。以下是我去年考研成功的经历,谈不上经验,希望在寒冷的冬日,可以为你注入一针强心剂、带来一点温暖,即使有一点助益也是好的。
本人普通本科出身,2016年7月底决定考研,三跨(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放弃了两年的工作,8月份开始在家备考,期间换了一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最后成功考取某985&211大学。如果你觉得我的经历还算励志,我不介意你叫它,是“逆袭”还是“幸运”。但我相信的是:凡事都有规律和规则,考研也不例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用对方法,下对功夫,因为考研是门可以计算的科学。下面我逐个分类论述:
一、 政治
政治的复习我认为是几门课中最省心的,因为不论是毛概还是时势几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有人帮我们“灌”。鉴于内容又多又杂,可以报个辅导班,按部就班跟着学就可以。可能有同学有疑惑,是线上的辅导班好还是线下的好?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对我来说,线上的比较好,既节省时间,可以反复听课,而且师资有保证。毕竟,线上的名师就那么几个,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我的教训是当时跟了好几个老师,到最后有点混乱。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良师一位足矣。
二、 英语
英语的学习可能是大部分同学比较头疼的,如果实在吃力,那就要明确:过线万事大吉。英语复习我主要采用的是听课+做题的模式。很幸运,我从备考一开始就遇到了适合我的英语老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不论是课程的学习上还是心态的调节上,是良师也是益友。一边跟着老师线上听课,一边把近十年真题买了两份。第一份是真题解析书,对于初学来说,错的很惨,不要气馁,很正常。此时做题的目的在于“扫盲”,是打基础的过程。一边解决知识点的问题,一边对题目设置有个简单了解。第二份真题是试卷形式的,重在做题。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之前第一遍的学习,会发现好多句子能理解了,做题正确率也大大提高。这时,不要得意,注意和第一遍做题时做个对比,找出错误点加以分析,进行强化。接着,我又把1980-2007年的真题试卷打印了一份,平时也会练练手。有同学可能觉得以前的题型和现在的不一样,做了有什么用?我的看法是:题型设置虽不同,但知识点却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为了更全面的掌握知识点才做题。做题也不是盲目地做,需要技巧。我当时是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把解题关键标出来,宏观比较对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察,把这部分内容小结到本子上经常复习,反复记忆。大家可以根据我的备考经历做个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 专业课
专业课的学习每个同学考的学校和专业都不尽一致,但大家的共同点是要把历年真题利用好,始终要明白:“对待真题的态度就是对待考研的态度”。因为我是跨专业,当时备考的感觉是,参考书一副永远看不完,学不会的样子。也正因为参考书上的知识点不可能全部考到,这才体现出了历年真题的价值在于:把握考试重点。所以各位亲们“且学且珍惜”。
考研取得成功,心态也很重要,不要想太多能不能考上等一系列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我当时考研时间紧,任务重,反而没有时间患得患失。只需要知道:不想让明年再重复和今年一样的生活,每一天都在努力,都在进步,对得起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