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人都会,但却不是人人都会说,人人都能说的好。
有的人说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有的人说话只会激化矛盾;有的人说话如沐春风,有的人说话却句句刺耳。这就是会说话与不会说话的区别。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同类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处理,结果却千差万别。这其中,说话是否得当,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自知是一个不太会说话的人,反思过往,有不少事情都因不会说话而处理不当,甚至还闹出了一些不愉快。
前些年,我带了一个实习生,后留她留在单位成为我的同事。按理说,我和她的师傅关系,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融洽。恰恰相反,她总是与我保持着不冷不淡的距离。最后,我才知道,在我带她那段时间,经常会责备她,甚至语气相当严厉,从此她便对我敬而远之。当知缘由后,我一开始非常不理解,我责备她是因为想让她尽快成长起来,为什么她就不领情反而会对我心生芥蒂呢?后来,经过冷静的反思,我才认识到,我只是单方面的认为,我在帮助她成长,却忽视了拙劣的说话方式对她带来的伤害。
部门有位老大姐,我们都很尊敬她。不仅是因为她比我们年长,她的业务能力也非常强,还会不遗余力的指点我们。她对工作的敬业、热爱,也让我们非常敬佩。按理说,这么一位业务精湛、热爱工作的人,早早就该被提拔,而不是一直在一线岗位上。可这位老大姐直到退休前依旧是一线技术人员。和老大姐相处久了,会慢慢发现,她说话时经常不顾及他人感受,甚至有些咄咄逼人。她说的一些话本是好意,却总让人听了不是滋味。这张不太会说话的嘴,成为她职业生涯的绊脚石。
当然,我身边还有一些会说话的人。因为会说话,他总能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总能办得了一些别人办不到的事情。领导发现了他会说话的本领,就会把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因为,会说话的人,办事能力一定也不会差。
会说话的好处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在婚姻、育儿、社交等等方面, 会说话也不会说话,一样也有着天壤之别。
在婚姻中,夫妻双方如果有一方说话总是话中带刺,那么另一方便是语言暴力的受害者。在长期的语言施暴和受暴之下,夫妻关系便会亮起红灯。比如,妻子辛苦做了一顿晚餐,但是丈夫吃了一口就开始挑三拣四,原本温馨的画面,却被丈夫的挑剔打破。
在孩子教育中,父母不会好好说话,或许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孩子成绩没考好,父母第一反应不是帮助孩子分析没有考好的原因,而是训斥孩子不努力。这种训斥非但不能让孩子的学习状况有所改进,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父母简单粗暴的说话方式,也会映射到孩子身上,要么产生自卑心理,要么变成另一个语言暴力者。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基本沟通交流方式,而会说话、好好说话则是人们在沟通中的智慧和能力。这种能力并非与身俱来,是人们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逐渐培养起的,是人们经过人生的历练,不断总结出的。如果我们意识到好好说话的重要性,对说出去的话常反思,在说话前先掂量掂量,那么,我们都能具备“会说话”这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