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清明的某天,我坐在车里,车飞快地行驶在深圳湾大桥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流泪,满腹悲伤,这条路前男友开车带我走过。那时,我还不知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后来,我开始去找前男友,我想见面,他告诉我有女朋友了,那是一个阴天的傍晚,那时的我,哭过后并没有很强的痛感,而是陷入了巨大的茫然之中,当时的我还不知我的内心有一个巨大的黑洞开始崩塌,破裂。如孙中兴教授所说的,那个瞬间几乎将我击碎,而我当时并不知道内心的地震已发生,海啸天翻地覆。
于是,我开始慌不择路地想要一个人、一段关系来填满这个黑洞。我逐渐开始痛起来了,无暇他顾。当一个人不加辨别地让别人靠近的时候,是最危险和最脆弱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我的分离焦虑被引动,整个人濒临奔溃,而那惶惶不可终日的复杂感受铺天盖地、浇透了我全身,所以我的状态跌宕起伏,当时家里介绍了一个在东莞工作的男生,见了一面感觉不错,也在微信上聊了近三个月,最后直到端午的某个晚上,我左右睡不着,觉得他的态度实在是不明朗,所以微信问他,想要聊一聊,随后打电话给他,一字一句问他,他才告诉我他预备离开东莞,我们终于结束接触。
2019年端午节那三天,我难以入睡,神情恍惚,我来找姑姑,这三天我们俩没有出门,姑姑也不说什么话,只是做饭,陪着我,在我发出疑惑的时候,陪我聊聊恋爱观和婚姻观。有天,她跟我说,找对象其实是找一颗心。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像是被一个显而易见的常识给敲醒了。是啊,究竟什么才是合适?什么才是门当户对?条件是易变的,品质才是是稳定的。适合一颗温暖宽厚的心灵是另外一颗宽容有爱的心灵。真正的合适,是品质上的旗鼓相当,是一颗会爱、懂爱的心灵。房子、车子都不是最核心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努力逐渐赚得。但是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却可遇不可求。人和人的心灵是最宝贵的,最需要被认识、被了解、被看见、被珍惜的。
姑姑已近到“知天命”的年龄,在她看来这世上,绝大多数的婚姻都是不幸福的。看曾昭旭老师的视频,我也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恋爱这条路,多数人走不通它呢?终身爱己、爱人,是一件难度系数太高而多数人望其项背的事情吗?因为我们的父母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对方,导致“爱”和“恋爱”这们功课太难,也教不会我们吗?到底怎么才算是无条件地爱自己?怎么才算是无条件地爱别人?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情?那时的我,对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充满了困惑。
2019年清明前后,我的人生经历了巨大的震荡,而我对当时的处境浑然不知。但是朋友们看我的状况,很担心,一再建议我去找咨询师,终于,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接受朋友的建议,匆匆跑去找咨询师,满目神伤。咨询师看到我憔悴的眼神和面容,快快结束当时与他人的对谈,开始跟我聊起来。自那以后我开始每周偷偷从办公室溜去隔壁办公室,跟咨询师聊一个小时,我们开始以亲密关系为主题一起工作,谈感受、谈情绪、谈行为、谈想法、谈判断、谈态度、谈挣扎,谈那些无法与他人深入长谈的话题。我当时很着急,不知道要不要去挽回前男友,他已经有女朋友了,来不及了呀,我该怎么办呀。咨询师总说,不着急,答案会慢慢浮现出来的。我们一起慢慢往前走。
但是那时的我困惑极了,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个对的人。那些如处在天堂一般的温暖、纯粹、美好的时刻是真的,对不对?靠近他的时候,焦虑、抑郁自动沉淀,能够酣然入睡,不再惧怕这个世界的感受也是真的,对不对?当他开车送我回学校的时候,深圳湾那温暖的阳光、静好的岁月令我生出“我怎么可以这么幸福”的恐惧,是真的,对不对?他无条件的爱,我不敢接,只想往后退,这其中的矛盾是真的,对不对?开始的时候,我的动机是想有个伴有人照顾我,对不对?第一面吃饭的时候,他眨眼,我对他的心动是真的,对不对?我们在学校操场那里聊天,我的头靠在柱子上时,他伸手垫着给我靠是真的,对不对?后面,我突然不想投入,那也是真的对不对?我到底是否爱他,如果某天他需要我的协助,我愿意给予支持和帮助吗?这个关系里,我做了一个坏人,对不对?我配拥有他无条件的爱吗?我对他很有安全感,愿意让他靠近我,这是欣赏、喜欢或爱吗?这一切到底作何解释,我该如何理解我自己以及我在这段关系里的行为?是我想得太深远了吗?我真的如他所说,是一个思想非常复杂的人吗?
为了求解,第一次见咨询师的时候,我把自己近几日萦绕于心的问题都列出来了,希望咨询师能告诉我答案,希望这些如一团混沌状态的问题谜团可以如1+1=2一般清晰明朗,希望她告诉我,我的决定是对是错,这一切是对是错。直到今日,我还隐约记得自己列下的问题:什么是爱?什么是爱情?两个人相处很舒服,也不排斥身体的亲密,这是爱吗?到底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对方?如果不够爱而走入婚姻,会幸福吗?
因为想不通这些问题,加上大学毕业前,没有谈过恋爱。很担心自己不会爱人,因此买了很多跟爱、亲密关系、恋爱相关的书籍来看,想要学习。事实上,不能说阅读没用,但是没有谈过恋爱,就不知道自己在亲密关系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经历过亲密关系,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关系,适合什么样的关系。用孙中兴教授的话说,当你没有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就少了亲密关系中的自我这个面像的自我。你不知道自己在亲密关系里,是什么样的。
跟咨询师的对话持续了大半年,后来她要去生孩子了,这段很棒的咨询经历就结束了。而在这所有的咨询中,最记得的是: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因彼此欣赏的品质而被吸引,也被这些品质的阴暗面而刺痛,最喜欣赏和最厌恶如针尖麦芒相互刺痛彼此,如何在刺痛彼此的时候穿过自己的刺和对方的刺,依然选择拥抱对方,是爱最难的部分,也是很多人难以完成的答卷。最记得她说的,人的善恶如阴阳八卦图,相生相克,浑然一体、动态平衡又彼此包含,善的花朵是长在恶的土壤上的,越了解什么是恶,越能够开出硕大的善之花朵。当我频频问起,我是爱他吗?对于这种大到无边无际的问题,咨询师常常的答案是,谁知道呢?但是,你要明白你内心的感受。咨询快结束的时候,她郑重其事地盯着我的眼睛,表情严肃而认真地跟我说,你值得。因为她发现,近乎无条件的爱发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往后退、是觉得自己不配。
到后来,我才逐渐知道,爱情关乎自己的全部感受,我必须得全面而透彻地了解自己的所有感受,信任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我逐渐知道,在关系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在这个关系里,做了一个不太好的人。直到看到曾昭旭老师的课程,我才知道,要将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敬德修业,归过劝善这些内涵全部纳入我们的爱情生活中,不能仗着别人喜欢自己,就在关系里做不好的事情。当我想回头的时候,却还在问朋友们的建议。我像是一个拿着拐杖走在亲密关系路途上的人,这段关系,少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少了像今天这样写下日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没有提供自己自觉和自知的机会。“当你爱,请你跟随内心,它们会引导前行的道路。”
在《三明治》上看到一段对话,作者在文中有很多深刻的言论,看过后深受启发。
“婚姻是你希望和某人生活在一起的最高社会形式。首先,你自己是一个具备幸福力的人,对方也是一个具备幸福力的人。你们先是投缘的好朋友,相处下来,发现可以生活在一起,却没有减弱彼此的幸福,反而因为彼此的存在,能够解决更大的问题,处理更大更复杂的事情。你们互为动力,形成合作关系,分担风险,共享成果。最终是两个人一起生活,比一个人更快乐。这里面当然有彼此包容的成分,但确实你在结婚前就已了解的细节,你选择了接受,并承诺包容。而不是结了婚之后才发现彼此和婚前有多么的不同。”
“美国人在决定结婚前,平均约会多长时间,你知道吗?九年。在这九年里,通过约会,充分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方,并且共同面对各种问题甚至危及,到最后,才会决定是否以及和谁走入婚姻。”
结婚就是commitment,如果结婚前,互相不了解,你们commit个什么?别说九年,只要不足够确信,就不贸然决定。
“你要知道,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you just can not。爸爸不是你的出路,没有任何人是,我真希望当年你能明白这个道理。”
当年的我,终究没有尽全力去寻找爱,去表达,去追求,而是被动接受了面前的选项,颇有点功利主义。
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相爱”,那不仅仅需要运气,还首先需要自觉,自知和自爱。这些都是我欠缺的。
身边的朋友也有不断恋爱又不断失恋的,找我来聊天,我常常给出的建议是:先去无条件地爱自己,这是爱他人的前提。爱一个人的前提是,先填满自己的空洞,丰盈自我。其实,照这个标准来看,我似乎并未做到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今天写下这些情绪,也是为梳理自己的状态,希望自己能够填满分离后的内心空洞,定期整理和清理物品,不断地告别,好好地生活和工作,接受自己情绪和能量的起伏,放下托付心态,完全地依靠自己,独立自强。也通过这些关系,学习信任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的第一眼的感觉,谨慎开始,谨慎恋爱,保护自己的心灵和品质。
最后说说自己的愿景吧,还是保持憧憬和向往,怀着一颗乐观的心态去遇见。
我的梦想句:我要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因为我想要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我是有价值的,我可以拥有我想要的。我值得嫁给一个好男人。我的婚姻会幸福美满。我够幸运,能够找到让自己幸福的终身伴侣。
他的心灵品质是什么样呢?希望他拥有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愿意成长。希望他是宽厚的,宽容的,大度的。希望他拥有平和温暖的性格。希望他知足感恩。希望他幽默风趣。希望他有一技之长。希望他欣赏文学和艺术。希望他将会是一个可以协助妻子分担家务的好丈夫。希望他会做饭。希望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爸爸。希望他是一个会照顾妻子的好丈夫。希望他是心灵手巧的人。我希望的理想关系,我们能彼此欣赏、彼此信任、彼此滋养、彼此相爱。希望我们彼此看得顺眼。我想要有一个温暖的家。我想要大家饮食习惯吻合,能够一起快乐地吃饭。我渴望自己变得幽默乐天派,青春活力。
我是有价值的,我可以获得我想要的。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