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来喜欢和身边的人赌,和父亲赌我是否可以让生气的母亲瞬间消气,和奶奶赌我是否可以吃下我不喜欢吃的饭菜,和弟弟赌长辈们下一句会说什么,也会和同学赌考试结果是否会尽人意。虽然不管和谁赌什么,赌注向来都很小,小到一颗糖,一杯水,甚至是刮一次鼻子,但我却很享受每一次结果。
这次,我输了。我和弟弟赌“父亲是否会和往常一样不到两分钟挂我电话”。弟弟觉得会,因为父亲一直这样;我却觉得不会,因为我相信高考结束这么久,他总会和我唠嗑几句的。不知道是我欲望太高还是父亲太忙,我确实是输了。
那天接到电话,整个对话过程中,父亲就说了五句话,“吃饭了没” “放假了没” “感觉考的怎么样” “放假在家也要好好看书,想想自己以后想干什么” “那行,就这样,先挂了”。我愣了半天,弟弟也吃惊的看着我,然后开始大笑,我就说吧,你还不信!我也笑着说,我就象征性的让让你,你还嘚瑟的不行了。但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无关输赢。
高考前一个多月的时候,父亲告诉我,高考的时候他会赶回来,哪怕远远的看着也好,他相信哪怕只是一个陪伴,也会给我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安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那时候的我确实很希望他能够去,不论结果如何,都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后来,父亲很少接电话,对我模考成绩的关心越来越少,我突然害怕起来,有些惶恐不安。想起中考时类似的情景,我知道,高考父亲可能不会回来。离高考还有三天的时候,父亲打来电话说他打算那两天忙完了就订火车票回来陪我考试,不知道为什么,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我自己都意外。我说:“你别赶了,因为各种原因,高考又延迟了一个月,你下个月再回来吧。”父亲说什么我忘记了,只觉得那一刻前所未有的放松。
高考前在酒店住宿的那两天,舍友们的家长陆陆续续打来电话送来关心,还有那种拿上手机就会和家人聊几个小时的,莫名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后来她们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告诉家人高考又延期一个月,那时候我才反应过来:哦,是我告诉他们高考继续延期一个月的。可是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楚。
居家复习的那段时间,由于家里比较忙,作业经常拖到晚上才有时间写。吃完饭收拾完,我一贯的在阳台上写作业,父亲则打开电视机追剧。起初,单纯的以为父亲真的是在追剧,当我写完作业,打开门的那一刻,我蒙了,他哪里是在看电视,微弱的灯光下,他早已趴在桌子上熟睡。熟悉的呼噜声貌似被故意压到很低,我感觉到,眼角到嘴之间好像有什我感觉到,眼角到嘴之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划过。擦了擦眼泪,拍拍父亲的肩膀说:“爸,到床上去睡吧!”父亲嘴角微动,“再等一下,桃儿作业应该快写完了。”说完后把头转向了另一边,被压低的呼噜声再次响起……我再也忍不住了,关上房门,泣不成声。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我发现父亲很喜欢翻我东西,起初,很反感却又不好意思说,后来发现,这也许是一个交流的好机会。我在便利贴上写下我的一些想法,一些希望,贴在家庭日记本上,我知道,父亲一定会翻看。他每次和我的谈话多多少少都会涉及一些我写下的东西。然后告诉我说,你们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瞒的了我,我学过心理学,我一看就知道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装作很尴尬的样子,掏掏耳朵点点头。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我和父亲的交流并不多,大多数时间是在他喝醉酒后给我絮絮叨叨说到半夜,直到自己睡着。平日里的交流大多以玩笑为主。直到今天,这个家庭日记本都是我们沟通的有效渠道。我不确定自己能一直坚持下去,只希望持续的时间能长一点,再长一点。
也许是因为我们现在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和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玩笑也越来越少。我不知道以后如何,只知道现在的我们都没有了往日的开心。也许这就是那些怀旧人士的某种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