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长篇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感悟:三思而行,或再思而行应该从孔子的中庸之道去理解,思考得太多太少都不行,当然至少要两次以上了,不然就太冒失了。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这份聪明我们可以学得来,他的愚笨我们可能就学不来了。”
感悟:愚不可及~大智若愚!这个境界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知彼知己,未雨绸缪啊!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这些学生们志向高远,文采斐然,我还真不知该怎样教他们了啊。”
感悟:斐然成章~文章寓意深刻,文采丰富流畅。
孔子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十分感慨,归心似箭!
5.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仇,所以内心的怨恨也很少。”
感悟: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着眼于当下,放眼于未来,放下我执,怨恨自然就没有了。
5.24: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微生高”也作“尾生高”,详见《论语集释》。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是个耿直的人?有人向他借醋,他家明明没有,却到邻居家要来给人。”
感悟:要警惕自己的好面子,假正直的虚伪表现,敢于说“不”。
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表情谄媚、恭敬到了低三下四的程度,这种人,左丘明看不上,我也看不上;明明都已经讨厌某个人了,还装出一副对他很友好的样子,这种人,左丘明看不上,我也看不上。”
感悟: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爱憎分明才是君子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