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之后似乎再没有写任何关于母亲的文字吐露,无意间翻看以前的日记,一篇题为“我的妈妈”的文字吸引眼球,思绪飘向那些无忧无虑的回忆里。
其实大多回忆总会在岁月的冲刷里变的模糊不清,隐约的感受烙印在心底封存了起来,不是来说往事的,就现在而言,都无法道尽这份感动,这些字眼是这个假期里最想记录下来的东西(确有酝酿了几日)。
越长大,越是遗忘了究竟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更有甚者:从来不会主动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母亲,是否还能回到幼时,哭泣时会央求妈妈的抱抱;饿了会要求喂哺,眼神间传递对于母亲的需要;蹒跚学步时,远远地、摇摇晃晃地走向那最有安全感的怀抱…为什么这些天性里最本能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隔阂在亲情里阻碍着?人总是在长大着,但始终没有在母亲那里长大,怎么看,你都会是个孩子,不管你错的多么离谱,多么幼稚.....
学生时代的假期,也是宅在家最久的时光,这些后来的奢望在此刻却不知珍惜,不是出去聚会,就是会友,不是宅在房间里睡觉,不是埋头与手机的另一端敲字嗨聊,就是..... 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属于回归家庭的幸福,分割到剩最后零星小块儿,不时会争吵不休,态度恶劣,互不理解对方.....所有的欲言又止都是之后的懊悔不已,到最后都无法开口说出之前欠了那么久的一句话:“.....”
随着年味儿的渐近,团圆的氛围愈浓,作为家中的重要主角(母亲)显得格外强大,除了照顾好一日三餐之外,格外要忙起来,人越来越多了嘛,七嘴八舌chi的多了不说,喜好不一、口味不同、等等一大难题,但是没关系都搞定!还有忙大扫除,里里外外收拾一通,各个环节要求简直是叫“一丝不苟”、很规整(方言:整齐),至此有没有“get”到什么持家要点(偷笑),不管你有没有,我是领教了,故此本姑娘从小习惯做事完整有序!虽然从来没得到“主角”的夸赞,自以为的自满自足而已,不觉中这样的年过了这么些年头,打记事起,她忙碌的身影最深刻,越来越缓、越慢,一点一点变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知还会到多慢,走不动吗?不去想以后,不敢想,只是成长让很多东西在你不说我不提之间变的模糊,甚至于在彼此的生命里永远无法再提起来!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不想将尾声变得如此沉重,但是这是不争的事实,那句我欠下了很久的话或许永远都藏在心间,字里行间。“妈,对不起”,我知道你一定会原谅我吧!
不管是欠别人,还是欠自己,你曾欠下多少个“对不起”?
时间无情第一,它才不管你是否还是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搁,稍一犹豫,它立马帮你决定结局。
它会把你欠下的对不起,变成还不起。
又会把很多对不起,变成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