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wei 四声)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
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
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
译文:
列子贫困,面容常有饥饿之色。有人对郑国的宰相子阳说:列御寇是一位有大道的人才,他居于你的国家贫困至此,你恐怕不重视人才吧?子阳听后即刻差人给列子送去粮食,列子见了送粮的官吏,再三辞谢而未接受子阳的赐予。
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入屋内,妻子拍着胸脯悲伤的说:我听说有道者的妻子都过得安逸享乐,可如今我们却穷得面有饥色,宰相过问并送予粮食给先生,先生却不接受 ,难道是命中注定要忍饥挨饿吗?
列子笑着回答:子阳自己并不了解我,他只不过听了他人的话给予我粮食,他日他若想加罪我时亦会轻易听信他人的话,这才是我不接受他所赐予的原因。后来,果然百姓发难而杀死子阳。
笔记:
身为郑国宰相的子阳,一度把持朝政。他人认为能得这样的权势之人赏识看重,今后飞黄腾达必然指日可待。可列子,尽管穷得食不果腹,却还能看得深远,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今天吃了他的粮食必将受制于人,这粮食就是束缚自己的绳索、囚禁自己的牢笼。而且子阳送予他粮食不过是为了顾及面子,并不了解他更谈不上信赖,今天能因为别人一句话重赏他,来日也能因为别人的一句话重惩他。
面对重金邀约的好事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析清楚三个问题:一、对方邀约自己的真实目的。二、对方的人品和性格是否值得跟随。三、接受邀约会给自己原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曾国藩,曾国藩一生爱读《庄子》,其一用以调息心境修身养性,其二从中悟得为官之道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纷争。这里的子阳就好比肃顺,曾国藩年轻时肃顺随手提携过他,他本在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铺好纸笔研好了墨欲表谢意,就在一瞬间他想到肃顺这个人狼子野心终归不会有好下场,到时候难免会受其牵连,深深地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决定不写了。后来,肃顺被抄家,搜出几大捆书信,文武百官皆与之书信来往密切,唯一没有在肃顺府中留下笔迹的只有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