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今天的话题是谈幸福。凡事最怕琢磨,这幸福两个字,看似简单,但要真的深入进去,似懂非懂间透出来的意味之深,耐人寻味。
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老梁节目里聊起过幸福这个话题。评论起央视曾经有过的一个著名的街头随机调查,逢人便问:你觉得自己幸福吗?他觉得央视这记者问法不对,其实她应该问,你觉得自己有幸福感吗?
老梁果然是睿智的,点出一个关键也启发到我。确实,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看,幸福跟幸福感本就是不一样的。就我们日常的常识来看,幸福感也是在说一个比较的事。如果与你对比的对象有进步,自己就会有幸福的感觉。这就是幸福感。比如,别人饿着肚子,而你捧着热腾腾的米饭,你就有幸福感。再比如,人家还是单身狗,而你挽着另一半喂狗粮,你就有幸福感。
对幸福的理解,老梁并没有展开讲。没关系,除了老梁还有度娘。一搜不要紧,我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对幸福的定义太多太多。其中最气派的还是这个据说是来自马克思的深刻理解:幸福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真理与自己同在时的心理状态,包括一切真实的事物、人性的道理、他人的生命甚至动物的生命与自己同在等等,是一种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到底是大哲学家,一段文字出来,除了膜拜外似乎一时半会还抓不到重点。尤其前面一大段的定语,显得如此硬气。读过几遍后,试着简而言之下:幸福是一种满足了心理欲望後持续较长的满足和愉悦的状态。
照这个理解,没有渴求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了幸福。应该这也是幸福产生的原理吧。从这个定义看,幸福和幸福感差别还比较大。幸福是满足了渴求后的长期的感受。而幸福感,却基本源自于比较后的感受。
谈完这些枯燥的形而上的理论,还是需要落地。此时发现回到自身的问题,相对会比较实际了些。认真的再就幸福这个话题理了理思路,如果我现在面对央视记者的镜头,恐怕我会如此回答:幸福感常有,但幸福还真的很难说。
毕竟,幸福源自个人的欲望,但每个人的欲望是会变化的。一旦满足还会向着更高级的渴求进发(这又扯到马斯诺的理论)。所以,如果说想要保持持续久远的愉悦状态,是一个很难的不稳定的状态。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问:究竟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这不有一首很著名的歌里是这样唱道的:幸福在哪里?
是啊,幸福在哪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幸福?就如梁东感叹的,以前看那些港片,还是很有温情的,动不动就有个画面问男女主角,要不要来碗面吃。令观者感觉香港人的幸福感爆棚。而现在,香港新闻里出来的,动不动就是不开心不快乐有压力,时代变化很快,转眼幸福感变成了稀缺品。
看来,想要享受到幸福,明确内心的渴求、欲望是必须的。就如同人没有目标,就像是在大海中没有了目的地的航船,迟早会出事。同理,要追求个人幸福,如果不定目标,又何谈能得到幸福?其次,持续时间较长也是个相对而言的定义。从这个理论上也不会有长期的幸福存在。因为也是比较的,跟什么比跟谁比都是个问题。
有一首歌《稳稳的幸福》歌词是这样的:我要稳稳的幸福,能用生命做长度,无论我身在何处,都不会迷途。我觉得小柯是彻底悟透了所谓的幸福,否则他不会用稳稳来作为完美幸福的注解,因为,这就是他内心对幸福最美好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