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乐读笔记29
曲式和乐调:唐乐传到日本以后,带来了大曲、中曲、小曲的分类概念,也带来了乐调理论。小曲被视为大曲的一个段落,中曲被视为小型大曲,大曲一般被分为“序”、“破”、“急”三个乐章——序是速度从容、节拍自由的演奏,破是节拍较固定的反复歌唱,急则是轻快的旋律。这些曲式,在日本文献中有非常多的记录。日本所制新雅乐曲,都遵从了这种规定。甚至田乐能、狂言、谣曲中的曲目,也在基本结构上采用了序、破、急的体制。而壹越调、平调、双调、黄钟调、盘涉调、太食调等六调子理论,则在各种器乐表演场合得到了应用。
《仁智要录》12卷,筝谱集成,藤原师长编撰。与琵琶谱集《三五要录》同称“妙音院师长二大乐谱集成”。
《类筝治要》18卷,筝谱集,编者不详,一说藤原公世编成于13世纪后半。(以上筝谱)
上野学园大学日本音乐史研究所保存了12册本《春日乐书》,内容有:
①《高丽曲》,筝谱集,正应四年(1291)由琳舜抄写。
②《轮台咏唱歌外乐记》,即《轮台·青海波》的咏唱,有仁治三年(1242)题记。其纸背抄写《罗陵王·荒序》舞谱。
③《舞乐古记》,关于荒序的记录,即《荒序旧记》。
④《舞乐手记》,《陵王荒序》的舞谱和相关记录,舞谱记在纸背。
⑤《乐记》,建保五年(1217)独光真进上之舞曲。纸背有打物谱,后部残。
在日本音乐史上,《春日乐书》是价值很高的一宗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