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我们都认为,基因是来自于父母,性格是不能遗传的。但是更多的心理学都会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寻求你很多心理桎梏的根源。我们总是无视或者回避家庭给我们造成的创伤,第一:家丑不可外扬。第二:生命的第一次人格模式来自于父母,这个模式被固化,而成为一个自然“不可察觉”的“我的”意识。
人们对自我形成的第一个观念往往自认为“正确”,并以之衡量其他发生事物对错的标准。也就是,我们把自己先接受的观念当做真理,用它来检验后来看到的各种想法。
这些“先接受”到的“真理”,很多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父母”。比如:你的父母看不惯其他不孝顺的人,他们在评判别人不孝顺的言语中,被你所吸收和固话,然后你的信念系统不允许自己的“不孝顺”,也对别人的不孝顺持厌恶的态度。父母亲每次在你面前对事物的评判,和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我们自然“习得”,而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这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之重要,也非常之“致命”。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亲密关系对我们的影响是形成我们人格模式的第一步,其中也会夹杂着比如爷爷奶奶,还有已经经受社会人格模式影响的哥哥、姐姐、朋友、亲密的亲戚、邻居和所有你亲近过的关系。所有这些亲密关系糅合在一起的影响,让你看起来与父母的“性格”,稍微有些不同。但是给予你最安全、最可靠保障和最权威的父母,让你认同和“习得”最多的“成份”一定是他们。这部分将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它是我们的基础人格模式。虽然有的会被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稍有改变,但是底层的东西,一经固话,就很难被推翻,除非经由自己的身体力行而获得完全不同的经验,而这个推翻的过程,就是我们的心理病症的外部显化。
所以,当我们自我觉察到,自己的性格与父母何其相像的时候,要懂得精微的去考量“它”,它是否桎梏于我们当下的生命状态。我们的痛苦是否经由它的存在而显化。比如,一个被“重男轻女”的女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很容易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急于找男朋友。急于寻求外部的安全寄托。我们内在的缺失,一定会寻求补偿,这是自然而然的人格行为模式。所以作为父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性格”基因的遗传影响如此重大,才会懂得,如何更好的养育孩子。当我们具有“自我觉察”力量的成人期,对父母所“遗传”给我们性格阴影,并懂得疗愈,让自我更完善和心理健康的必要“疗程”。这个疗程十分重要,是心理学那个时常被提及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我”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由此我们就更能知道,如何做一个好的父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仅给孩子一个优裕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精神环境”。一个懂得“教育的父母”不仅仅懂得自身对孩子的影响,更懂得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比如“孟母三迁”,一个具有“智慧”的父母,不仅仅考量各种环节对孩子的影响,更懂得补偿学校、社会所给予孩子的不利影响。让孩子获得心理的健康和内在的“自我力量”。更懂得让孩子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笃定的维持对自我内在“良知”的衡量和拷问,能认识到内在幸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