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林徽因,以及陆小曼的故事,常被人津津乐道。徐志摩的结发之妻——张幼仪,却受尽了委屈。
在围城内7年,徐志摩的所作所为,让她彻底寒了心。最终,她在徐志摩的离婚协议上签下了字,成为中国史上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
在民国时期,一个“被休的女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好好的活下去?
张幼仪没有怕,她鼓起勇气,重启自己的人生: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都经营得有声有色,一点儿都不逊色于陆小曼;53岁那年,她还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
张幼仪若不勇敢,她就走不出婚姻的牢笼。张幼仪若不勇敢,她就走不出离婚的阴影。张幼仪若不勇敢,她就不可能变成职场女强人。张幼仪若不勇敢,她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
一个怕字,会让80%的人困在原地不敢动。
身为女性,我们从小就接受公主教育, 优雅教育,文静教育……宁可求稳也不要去冒险。敢于冒险的女性,往往被人说三道四 ,她们被“社会抹杀”,束手束脚,误了终生还要感谢那些奉劝她们的人。
真正勇敢的人,不论别人怎么说,都坚定地走自己想走的路。宁可不要完美,也要用勇气再度扬帆起航。长风破浪会有时,只要我们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大放异彩。
拉什玛·萨贾尼的《勇敢而非完美》这本书,告诉每一位“完美的”女性们——你不用很完美,但你一定比自己想象的更勇敢。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高矮胖瘦,谁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完美状态里。那是一个陷阱,让人封闭自我,无法对外产生链接。
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方法,从内在打开自己,把勇敢当成对外开放的门,不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或要求,要真正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此作出选择和努力,做自己人生的CEO。
阿奈·尼恩说:“生活的变化发展取决于一个人的勇气。”
生命是本自具足的,你要从内在你相信自己足够的好,无需用“完美”去讨好任何人。哪怕上天给你一个塌鼻子,你也要认为它是一个礼物,而不是为了追求完美去隆鼻。当然,追求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可以适度,但是不要刻意。
为什么有的人做了整容,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好看了。为了完美而去完美,反而达不到完美的目的。《这个世界不看脸》中的姐姐为了“完美”去做整容,不断地从外面修饰自己,却忘了修炼自己的内在,依旧让人讨厌。她的妹妹是不完美,但是她的内在有修有为,让她的爱人一直对她穷追不舍。
当我们放弃了“完美的修炼之路”,就是在内在完善自己的魂灵。我们不必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必向所有人展现最美好的一面,更不要认为只有自己完美了才能向前一步……哪怕是圣人高人,他们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只有接纳了不完美,才能在不完美中展现完美。
这样的悖论,是需要勇气的。你只有鼓起勇气来打破“完美神话”,才能从人的角度来定义勇气,更落地的做真实的自己。
于秀华知道自己和杨储策步入婚姻意味着什么。但她从来都不怕别人说三道四,鼓起了47年的勇气,毅然决然地和90后过起了婚姻生活。这样的勇气,很多女孩子在20多岁都无法办到,年近50的她竟然可以。
正如梁静茹在《勇气》里唱道:终于做了这个决定,在别人怎么说我都不理,只要你愿意,我天涯海角都随你去……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打破“完美世界”,踏上勇敢的征途呢?
第一,要养成勇敢的习惯。遇到事儿不要怕事儿,遵循内在健康法则,抽出勇气来,日复一日的进行练习,锻造“勇敢肌肉”。
第二,要直面你的恐惧之火。越是你恐惧的事,越能造就你。哪怕是失败,也不要止步不前,你完全有能力冲出枷锁,在舒适圈之外拓展自己。
第三,要相信自己,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任何人都无法通过别人来做成自己。该屏蔽的屏蔽,该拉新的拉新,你的人生由你掌握。
第四,要互相支持,打造勇敢团队。卸下外壳,展现真实的自己,让内外的力量不停的为自己充电。做到相互理解,计划并行动,在反馈里让众行更有生机。
最后,在苦难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让劫后余生的自己更加强大。哪怕失败,也要有道,鼓起勇气重新审视、评估、调整自己,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老子说:夫慈,故能勇。意思是人说有了仁爱之心,所以能勇武,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从内在升起来的真勇气。
做一个好人很容易,做一个真正有勇气的人太难。反正人生只有一次,我们不如冲出层层围障,以梦为马,大胆做自己,以勇气为战旗,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挫折会成为让我们更坚强的层层盔甲,勇气使我们的武器愈加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