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我们貌似知道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人生看起来总是受命运的捉弄。
命运存在吗?但知识、能力、思考和认知确实交织在我们的命运里。
我们常常认为知识代表能力,思考意味着理性。但正是思考的定式,让我们走向了认知偏差。
听过吴军一节课,他对理性定义的很好:利用现有的知识,抛开偏见,推导出合乎罗辑的合理结论。
但理解了理性并不意味着你明白人生,它是一个奢侈品。
这和人的基因有关。
人类经过千万年的进化,环境对基因编组自然优胜劣汰。我们的基因池更适用于人类最早期文明,那就是几十万年以来原始的狩猎和采摘情境。有科学研究证实,人类大脑处理图像和方位信息可以达到每秒上万比特,而处理逻辑思维的信息却只有每秒几十比特。
所以,要让理性面面俱到地关注到我们生活中每一个细节,这是心智带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类还常期进化出另外一种本能,就是把自己理性不能立刻处理的信息打包,组块存储在潜意识的层面,这种组块不断在重复过程中强化,导致潜意识越来越信任它,最终固化下来,在下次同样的诱因出现时,心智模式会下意识地批量处理这些信息,这就是惯性。
费斯汀格法则是对心智模式的最好总结,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这90%的反应,就是惯性的应激机制,它就是我们命运的核心。
我们总是说命运不期而至,他是上帝之手,但命运实际就是我们心智内核,内核左右着处事逻辑,当这种逻辑沉淀于生命长河时,你就进入了不可更改的命运轮回。
所以我们很难知行合一。
002
我们以常识武断合理,但常识未必就等于正确。
有个朝三暮四的成语,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则成语来自庄子的《齐物论》,原文是:“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有一个饲养猴子的人,因为特殊原因,想减少猴子的口粮,于是和猴子商量,家里的橡实实在不多了,为了共渡灾年,我只好每顿饭减少你们点饲喂量。早上喂你们三颗,晚上喂四颗,可以吗?猴子们大怒,说,你人生经营不善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哪能拿你的过错来罚我们的善浪?于是这个人马上说,那就改成早上喂四颗,晚上喂三颗吧,这下猴子们都高兴了,纷纷击掌相庆,他们认为它们的据理力争取得了实质性地回报。
这是我小学课本里的寓言。多年以来,我的思维定式从来都没有改变,一方面对人类的狡猾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对猴子的思维简单可笑可怜。
但哂笑猴子的同时,现实中的我真的比那些猴子更聪明吗?
如果纳入时间维度,朝三暮四只是一天之内短时间轴上的分配,因为确定性看似很小,我们可能感受不到二者在内涵上的不同。但如果站在一个更长时间轴上审视这个问题,我何尝不是常常在犯类似猴子的“错误”。
最浅显的例子:如果现在你就能得到1万元钱,但旁边有一个人说,你把这1万元钱借给我吧,三年后我给你1万1千元钱。你会做出何种的决定?我想90%人的选择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人性,人性更愿意接受当下实实在在的得到,而不会为了放弃眼前利益去谋求更远的时候看上去更多些的利益。
欧文.费学把人性的这种倾向定义为“不耐”。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且生命有限,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宁愿早一点消费比晚一点消费好,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确定性偏好”。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早上一颗橡实和晚上一颗橡实,虽然从物理上没有任何不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差别就很大。
只要加入时间,物品就要折现。不在一个时间点上的商品直接进行比较没有任何意义,时间维度产生的差价就是利息。
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利息是人们延迟满足的贴现,并不是资本家的剥削,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
看来,抛开事物的表相看本质,我们嘲笑猴子太天真,恰恰是因为我们太无知,想当然地认为朝三暮四等于朝四暮三,只是我们不懂点经济学。
003
人类最底层是自恋,我们总是要对自己高估那么一点点,对别人低估那么一点点。
我们单位曾经做过一次测评。测评表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对于本单位出现的问题,你认为你是如何处理的:
1.问题的终结者;2.提出几个解决方案,让领导做选择题;3.征询领导意见,让领导做问答题;4.能发现问题,但无动于衷;5.我就是问题的制造者。
汇总上来后,单位里有20%的人选择了第1项,有80%的人选择了第2项。其它选项没有人选。
要知道,我们是一个行政单位,这样的自评结果肯定不符合实际,按正常规律,应该是20%的人是问题的制造者,有30%的人是发现问题者,有30%的人是给领导做问答者,有15%是给领导做选择者,只有5%的人是问题的终结者。
这也是心理学证实的认知偏差:随机抽取了一个群体,让这些人在这个群体里自我定位。试验结果是,有80%的人会认为自己在高水平的20%之内,有95%的人会认为自己在平均值之上 。只有不到5%的人认为自己不及平均水平。
我们都知道,平均值是50%。
自恋,常常会让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就定位在我是对的,我比别人强上,然后以这个定位选择一切对我有用的信息,来佐证我的判断,而自动忽略掉所有对自身不利或者负面的因素,这种有色眼镜,又给我们人性引入了另一个思维错误,决策中的因果偏差。
004
我们迷信成功者的故事,却看不到幸存者偏差
来做一个小小的思维试验:
假设有100万只猴子在股市上投机。它们疯狂地、自然也是纯随机地买卖股票。会发生什么事? 一年后,约一半猴子的投资都赚钱了,另一半亏钱了。
让赚钱的猴子第二年依然做这个游戏,又是一半赚钱,另一半亏钱。
长此以往,10年后大约只剩下1000只猴子,它们的每次投资都是正确的。20年后就只剩下1只猴子每次投资总是正确的——它成了亿万富翁。我们就叫他“成功猴”吧。
我们会怎样认识这个猴子?说他无知?谁会相信。它一定拥有某种成功秘诀,不是吗?否则它怎么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呢?
不仅我们思维窄化,传播也更容易推波助澜,这里有当事者乐于扭曲真象,人为塑造的自恋,也有传播者为了传奇、励志,虚构的鸡汤式的故事,因为社交货币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雷军就是这么一只“成功猴”,但“风口的猪”曾让多少创业者沙场折戟,人们的思维偏差,就是权威偏差和群体性跟风的乌合之众。
成功从来不可复制,每听到一个特别振奋人心的故事,别忘了把他们的故事拆解开来。请你问问自己,这些故事想隐藏什么?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
——爱默生
005
痛苦损失吃大亏,人性很难放弃沉没成本。
居家出外旅游,我就常常做着这样的不理智行为,每到一个新的景区,尝尝本地的美食也是旅游的重要内容,在好奇感的驱使下,每餐总是多加些菜,但上桌以后,就发现菜点多了,退餐不可能,打包也不切合实际,为了避免浪费,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做的,但我每次总是要下意识地把最贵的那道菜先吃完,然后把我最喜欢的菜留在了餐桌上,这就是典型的放弃不了沉没成本。
纠缠于沉没成本,在生活的细节上无伤大雅,那在人生的经营中就变成了穷人思维。
吴军讲卡尼曼经济学课,生动揭示了股票市场的散户心理。
假如买入了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各1000美元,一年后A公司的股票涨到了1500美元,而B公司的跌到了500美元,大部分散户想,从A公司的股票上已经赚了不少,应该落袋为安,于是很多人就将A公司的股票卖掉了,而B公司的股票亏了500美元,如果现在卖掉,就真的亏定了,于是就留在手上,他们以为只要不卖出,就不会亏损。
但从真实的企业经营角度出发,上涨的股票的企业肯定意味着经营良好,而下跌的股票的企业,肯定在行业中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散户的行为,永远是卖掉好的股票,留下烂的股票,因此200多年来永远在亏钱。这件事和智力没有关系,是人们思维使然。
当然,熟知沉没成本,也能进行正向激励,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往往用这样的形式约束自己坚持下去,想学一样东西,我就会投入一笔钱加入一个学习班,当我舍不得沉没成本时,也就成为最有用的不能放弃理由了。
006
我们都觉得使得我们陷入贫穷和忙碌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缺少时间和金钱,但我们之所以会陷于贫穷和忙碌,是因为我们陷入了稀缺心态。
有一个国际扶贫机构做过类似的研究。不管物质稀缺者或是时间稀缺者,他们在本质都有内在的联系性。这个机构研究了大量案例,证明即便给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的人一些钱,或是给患有典型拖延症人一些时间,他们也不会很好利用这些资源,一次性的给予可能暂时解决他们的眼前困难,只要遇到了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时,他们仍会回到那个初始的稀缺状态。因为贫穷的人只在意金钱的价值,擅长的是消费的权衡,并没有理财的经验,繁忙的人越来越忙只是疲于应付于短期决策,在时间管理上并没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这种规划,就包括忽视基本概率造成自我选择偏误。
比如说,你有得到100万元的机会,一个选择是拿钱走人,而另一个选择是用这100万元争取一个投资项目,一年后你可以得到1亿元钱,但成功的概率是50%。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拿这100万元,这就是生活中最常在的困顿者决策,而也有极少部分的人选择第二种,他们就是创业者。
为什么说第一种人是穷人思维呢?从现实生活中来说,期待别人给你100万元钱无异痴人说梦。但从统计的概率上说,人的一生中肯定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类似的投资机会,按绝对理想的统计学概率,投资两次,也就是说200万元,也许就搏得了1亿元的收益。这样的选择,穷人永远不会,因为在他们眼里,那100万元,并不是资本,早在他们的心理换算的房子、车子、妻子等等的消费品。
富人永远是拥有正确思维的人。如果真有100万元投资能有50%的机会获得1亿元收益的项目,他们的理智还有第三种选择,除了自己投资,肯定不会拿100万元走人,而是用500万元的价钱卖给那些更愿意冒险的人。这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融资。
所以,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命?还是我们的思维陷阱?
007
当然,这种思维陷阱并不是我们一个人的基因缺陷,而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非理性思考。
如果我们试图用理智控制这种非理性,这样的努力就像试图用意念控制头发的生长一样天真。
想想远古时代,就是那样简单而稳定,人类的部落不会大于50个人,远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关系,所有人都在这个线性的小环境内索居一生,今天看来的所有不理性在那时又是多么最有生存机会的理性。
想想,在一个只需狩猎和采摘的环境,只有快速行动者才能给后世留下自己的基因。如果你看到同伴们开始奔跑,立即逃开和苦思冥想者结局只有两种,或是被猛兽吃掉,或是成为群体性的惊弓之鸟后浪费掉几百个卡路里的能量,孰优孰劣,不辩自明。
农业、畜牧业、城市、世界贸易、工业化、信息化这些复杂的现代要素,只是最近一万年来人类的突飞猛进。而这种急剧仍在沿续,未来10年后,社会还将进化出何种文明,大胆脑洞,不管如何,到了那天,真实仍会让我们匪夷所思,文明病和思维错误永远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
除非,我奢望明早就会基因突变成为一个超人。不然,最理智的做法还是回到现实,应该听从直觉,这样的生活能让我们更轻松,因为清醒思考是奢侈的。
但在决定我们人生的每一次关键节点中,还是要用清醒的理智审慎地思考我们容易步入的思维陷阱,它也许不能给我们带来好运,但至少能保证我们不会面对太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