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故事,相传是项羽在鸿门这个地方宴请刘邦,并准备在宴会上杀害刘邦,最后未能实现,还是被刘邦跑了。但,这个故事发生之时,项羽的兵力是40万之众,而刘邦顶多也才10万,为何项羽不直接发兵消灭刘邦,却要设宴谋杀呢?这其中的缘由,与两位非常重情义的人分不开,这两个人就是项伯和张良。
项伯是谁呢?他是项羽最小的叔父。当时,项羽一路攻打秦军主力,而刘邦却从秦军薄弱的路线先打进了函谷关,而之前有盟约“先入关中者王之”,这令项羽很不高兴。当时项羽兵强马壮,就想发兵消灭刘邦。这消息,被项伯听到了,他非常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曾经有恩于他的好友张良在刘邦军中。早年项伯犯事杀人,是张良救了他。以此时刘邦的实力,肯定无法抵挡项羽,那恩人张良也会有性命之忧。
于是,项伯就在晚上赶到了刘邦军中找到张良,劝张良跟他一起离开。这就是“义”,对朋友有情有义,好朋友将面临危险的时候,去帮助他,希望能解救朋友于危难,这是对朋友的义气。
而张良恰恰也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听项伯讲了这个消息和来意,马上说“亡去不义”,这时候自己跟项伯逃跑是对刘邦不讲义气,于是坚持要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刘邦。
正是他俩心中都有这个“义”字,张良要帮刘邦,项伯要帮张良,于是项伯也接受了刘邦的恳求,决定回去帮刘邦向项羽求情,说刘邦并没有图谋为王的意思,终于劝阻了项羽发兵,才会有第二天刘邦去拜见项羽。
来的是客,总是要设宴的。而借宴席杀掉刘邦,是项羽的亚父范增的主意。范增一直主张消灭刘邦,认定刘邦是项羽的头号敌人,既然刘邦来了,那就将计就计,让项庄在宴会中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
这时,又是项伯,他看出的端倪,但以他情义观念里,如若在这宴会上,刘邦被杀,那也是不义的,因为是自己出面请了人过来,却让请来的人因此被杀害,那太没义气了。于是,他也上前舞剑,挡住了项庄。
这时,还是张良!张良也看情势不对,就出来找了樊哙,让樊哙进去保护刘邦,后来刘邦才得以找到借口离开宴席,顺利跑掉;而刘邦跑掉的时候,同来的其他随从也都一起跑了,唯有留下张良断后,因为张良有好友项伯在。
鸿门宴是凶险之宴,但从前到后都闪烁着情义的光辉,这种情义,是朋友间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