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笔记:《乡愁》

2018年保山市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竞赛观课笔记

            2018年11月13日上午

            保山市隆阳区第一中学

            九年级

                                      观课人:      大拙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号选手

第一课(同课异构),课题是余光中先生的诗歌《乡愁》,诗歌很短,全文抄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号选手


课文分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课感受:


        语文教学是有自己的学科标准的,两位老师《乡愁》阅读课,教学中注意了方向和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很好的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强调 “语”和“文”。

    “语文”的活动在这节课上,首先表现为注重朗读,朗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从学生自由朗读开始,接下来抽学生朗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合作读……

      感想:老生常谈,朗读能够提高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文章(尤其是诗歌)意蕴的有效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就在于此。

        其次,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进语文核心素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教师(甚至是教参)的阅读情感体验,压制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品质的提升,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躲着看课外书,而再好的,原来广泛受到青少年喜爱的文本(童话也好,科幻也罢),一旦选入教材,学生就畏之如虎的原因之一罢?

        两位老师的课都充满了激情,饱含情感的朗读博得学生们阵阵掌声,体现了很高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过程紧凑流畅,感知诗“意”——体悟诗“情”——懂诗“理”,尤其有课文之外的生活延伸和知识拓展,这样的课堂,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后记:    《学记》中有语云“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教育的最终目的,其实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育本就是培养习惯,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学会做人。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品质与情操,是比教会她们具体的知识点更为重要的事。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的同一回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正值盛夏酷暑,老师们的学习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今天,根据领导安排,我结合教学实例,和大家一起交...
    兰心素语阅读 6,070评论 0 2
  • 语文教学内容选定的基本原则 曹公奇 (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陕西 宝鸡721004) ...
    曹公奇本真语文阅读 11,740评论 1 33
  • 刚刚看到新闻里说,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欧尚和大润发以进一步发展马云的新零售经济。CEO张勇在发表会上还强调:未来所有的...
    思远则悟阅读 4,862评论 0 2
  • 昨天看到李笑来的文章,然后顺藤摸瓜找到不少好书。 成功学垃圾很多,但如果有合适的人推荐其中还是有好书的,鉴别好坏的...
    南百城阅读 3,838评论 0 4
  • 南风 我在风里嗅到了潮湿的味道大概是雨即将到来的征兆低飞的燕儿呼应着鸣叫风中的丁香的花蕊悄悄的冒 2015年5月6...
    沐杰阅读 91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