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教学思考2

今天将城南旧事后半部分又读了一遍,虽然没有做推进课的PPT(实在是太累了,太烧脑了),但自己的心又一次的被文章中质朴的文字所感动,虽然已经读过一次,再次阅读的感受依然深刻。

稚嫩的小英子,用她孩童特有的视角去审视着这个世界,所看所闻所感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在黑白中间有明确的界限来划分!兰姨娘的出现原本带给她许多零食和小吃,并且能带她出去玩,让作者对兰姨娘的初步印象很好,虽然小哥哥来告诉她的父母不让兰姨娘住,在听到母亲酸溜溜的话也不明事理,但是在父亲和兰姨娘抽烟的时候,父亲过分的举动却让她心里特别不舒服,跑到厨房看到母亲挺着大肚子围着锅台做饭,闷热的厨房让母亲苦不堪言,她的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下来。德先叔的出现让小英子灵光一闪,无意之中撮合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看到母亲的微笑爸爸的失望,小英子的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但又有几分失落,也许离别的酸楚占据了她大部分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领悟这种特殊的情感是很难的一件事,但作者的笔下童年的视角却有着一种引入学生走进文章的魔力,这就是作者的写作功底吧。引入情绪的共鸣,增加了心灵的互动,在设计问题环节,从小英子的视角出发去对人、对事进行分析,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驴打滚儿的篇章写的比较凄惨,或者说是宋妈身世比较凄惨,生完孩子出来做奶妈,兢兢业业、苦巴苦熬的将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交给丈夫养家,每天利用空闲时间为孩子做衣服,却不知道这四年的时间里,两个孩子一个丢失,一个溺亡,这样的情况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她接受,冷漠的对待丈夫,无言的对待生活,忙碌的寻找着那个送人的孩子整整一个月。但现实就是残酷的,虽然对小英子姐弟四人依依不舍,但她还要生活,她的人生还要继续,虽说是回家生完孩子再来,但故事后续内容没有再继续出现宋妈这个人物!

爸爸的花落了,可以理解为爸爸的离去,也可理解为作为长姐的小英子长大了。用她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感受真实的生活,没有了童年里的林林种种的人,没有了诸多的帮助与陪伴,她必须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勇敢的人去面对一切,生活未知的一切对所有人都是陌生的,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告诉她只要勇敢的去闯,就一定能够成功!这句话也不断的激励着小英子茁壮成长。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

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

“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

所有人都要求小英子做大人,现实生活也要求小英子做大人。做大人,意味着童年的离去,做大人意味着她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风雨,做大人,意味着小英子要帮助母亲承担生活的重担。

小英子完成了爸爸交给的任务去给在日本读书的叔叔寄钱,完成了六年前爸爸对她的期待,小学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代表发言。当小英子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里的那一刻,她长大了,她知道自己要去医院做什么,虽然没有直接说明父亲的去世,但小英子用自己的行动,用视角的观察来证明爸爸的离去,她要长大了。

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心酸的感觉充斥了心头,因为面对生活的压力,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必须要成熟,必须要长大,必须要学会接受,学会勇敢的去闯。童年对她来说已经过去,珍贵的回忆伴随着一个个任务的消失而离去!

《城南旧事》一部对童年记忆深刻记录的小说,回忆着所有人的童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