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亲历投行》,评价指数:伪3星
好吧,本年度低分书终于出炉了,按理说我一般给分都是很宽容的,可能是因为期待较高,也因此读完之后略感失望,特别是读到后记发现《 中国与华尔街不同的投行人生 》一文,真有种被欺骗的赶脚,安安分分写博客多好,为啥要读书呢,这不是真人秀大电影的赶脚么,明明放前面就不会读到最后了,所以评分仅仅是一时的依据,也或许自己没有领悟到作者的精髓,暂且言之。
国内整体是一个很撕裂的社会,行业之间、城乡之间有着无形的巨大鸿沟,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行业或精英自然也就令很多人有好奇之心,当年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就是如此,这本书总体而言也是循着这条路子在整,只不过读下来真有种流水账的感觉。
首先要肯定的是作者道出了中国投行和国际投行的差异,并且很接地气地用了巨大的篇幅以自己的亲身案例来讲述其中的条条款款,其次作者关于两种投行以及证券体制的反思也颇有价值,最后作者的打拼之路也算是一碗不错的鸡汤。
只是本来应该很不错的题材被作者带着一股怨气和断断续续的文字给让人觉得水分实在是有些多,一方面是感受大过于经验,抱怨大过于反思,以对保代制度的反思为例, 作者作为亲身经历保代兴衰的局中人应该是感受颇深的,按理说应该更多的提出对制度的思考和改进之道,可惜前面讲了几句青年人借此赚得盆满钵满,后面自己考不过又道出各种理由,读来总有种酸葡萄心里,深度自然减分不少。
按理说, 2005年证券法导入强制保荐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扭转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申请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本意确实是好的,可惜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国内的特殊加上制度的刚性并没有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反而让保荐人享受到制度的红利,据统计, 2011年年底,74家保荐机构拥有保代1953人,这些保代平均年薪约150万元。
对此,最近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讲述了一个关于“王老五寻亲记”的故事,其中的角色扮演分别是:王老五——独角兽;新娘——投资者;岳父——监管者;岳母——政府、群众、媒体和专家。 通过浅显易懂的故事讲述了中、港、美三地的证券格局,就不得不让人佩服。
因此,整体感觉就是真实有余而总结不足,感受丰富而干货不错,用豆瓣网友的话来说,就是——
国内写这种商业书籍,男的写得高深莫测,不见幽默,容易写成教科书;女的写成职场宝典,偏肤浅,专业观点一般有所偏颇。这类书籍还是国外写得好些,Monkey Business的专业、自嘲都远抛开本书一条街。
可能真不是书不好,而是实在有些浪费我的期待和三个小时时间,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