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学习弹琴、跳舞,练习歌曲、三句半。其实没想着一定要学的特别好,也没想着加班,哪知道教我跳舞的孩子和我弹琴的孩子自动留下来了。
先跳舞,学生说只教我七个动作,很简单,一分多钟的舞蹈。一跳才知道,那根本就不是一个动作,那是一组动作。我先让他做示范,一套一下打下来,我发现自己根本记不住。要求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放慢了教我,结果他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我,五分钟学会。我问学生跳的好不好,学生说:好。真诚,认真。
然后,让田同学先走,也哄走看热闹的其他同学。李同学站起来开始教我弹琴。我先自己弹一遍,怕节奏不对,让李同学给我打节拍,结果他就站在琴边给我打节拍,先右手弹,再加和弦,他一直给我打节拍,几遍下来之后,感觉还不错,他说:“老师,和弦一般用拇指和小指弹,不用无名指。”简单明了的解释:省得碰到其他琴键。
多好啊,孩子们在教你学东西的时候,任你尝试,任你犯错,然后认真做示范,任你要求如何教。我能不能做到呢?在教学中,我偶尔会不耐烦地让说错答案的同学站着以示惩罚。也会按自己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没有问过他们会不会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教他他才会明白。更不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得教他们,似乎总怕浪费时间。教室成了机器,统一步骤,统一模式,生产出来统一型号的产品。他们的内心和感受没有得到尊重。因为没有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或者无法考虑,也许方法也不是最适合的。
我可不可以也这样?让孩子们感受到我的关怀和鼓励,给予耐心和欣赏,让他们信心满满地反复练习,直到快乐地掌握知识。
我可不可以也这样?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放松,没有紧张和羞愧,给予等待和自由,让他们提出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要求,让学习真正发生。